


壹蘋頭家|從擺地攤躍上衣鞋潮流女王!港台明星都找她 卻敵不過核彈級關稅沉潛蟄伏
【記者曾佳俊/台北報導】19歲從服飾業小店員做到銷冠,桃園後火車站擺地攤、林森北路開店創業攢下第一桶金,麗璟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詩婉一手打造自己的服飾帝國,眾多藝人如台八女星王瞳到資深歌后潘越雲都是店內常客,還與馬國時尚企業家建立跨國設計團隊與專屬生產線,手工編織時尚女鞋快閃進駐國內各大百貨更締造銷售傳奇;不過,4年前一場疫情讓公司受到重創面臨轉型,如今又逢美國關稅戰雪上加霜,川普「核彈級」考驗正在路上,此將讓台灣傳統服飾及其原料出口產業成本增加與競爭力下滑,面臨供應鏈重組窘境,她也提出7點看法共謀生路,同時利用這段時間沉潛進修,蟄伏待好時機再戰江湖。

壹蘋頭家|泉發蜂蜜「女王蜂」執行長葉采糖 帶領百年老店轉型躍上荷蘭國宴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百年老店泉發蜂蜜執行長葉采糖就像是一本蜂蜜百科全書,熟知不同季節採收的蜂蜜以及每款蜂蜜的特色,她和先生是泉發第四代掌門人,將一間傳產蜂蜜業,轉型成一家從蜂蜜、蜂膠到化粧水、手工皂、沐浴乳「一滴蜂蜜都不浪費」的現代全方位品牌,店裡還設有飲料吧,想喝新鮮純正蜂蜜檸檬不用去超商。此外泉發一款野蜂蜜去年更躍上荷蘭國宴且被總統府選為饋贈外賓的伴手禮。葉采糖說,每一朵花及每一款蜂蜜都有綻放的理由,她最開心的是將台灣獨有的「愛玉小蜂」所生產的蜂蜜,透過直播銷往海外傳遞幸福的味道。

壹蘋頭家|郭董一桿進洞社群爆紅!何麗純發掘高球社交潛力 打破菁英運動刻板印象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高爾夫球運動在過往印象中,總被視為政商名流的社交活動場所,一般人難以親近、也不易了解這項運動的魅力。不過,有一位女將正悄悄翻轉這樣的刻板印象,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副董事長何麗純,身為「球場女兒」,從童年對高爾夫的冷感,到如今親自下場經營,她正努力把球場打造成年輕人社交、企業交流與ESG實踐的新舞台。

專訪|從「原罪」焦慮到示範標竿 何麗純翻轉高球場成為ESG新典範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很多人一提到高爾夫球場,就聯想到破壞環境、浪費水資源,這讓我曾經很焦慮,但這是來自於知識不充足。」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副董事長何麗純坦言,自己回到球場接班後,也曾深刻面對這個「高爾夫球產業原罪」,但她選擇直視問題,用ESG的思維翻轉刻板印象,讓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成為碳盤查、生態研究與永續理念的實踐場域。

壹蘋頭家|用感官體驗生活!三商家購邱光隆談美食與人生 環遊世界最想去這裡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一路從光泉業務、萬客隆採購經理,做到大潤發副總經理,三商家購總經理邱光隆回憶「我其實原本計畫45歲退休,去環遊世界」,卻也笑說人生有時就是意外,在40歲時進入三商家購,從零打造新的事業體「美廉社」,源自於小時候生活在高雄堀江地區,由於家裡開的是百貨行,看著顧客進進出出,不管是買吃的、用的,總是充滿人潮與活力讓他深深著迷,也為日後投入零售業奠定了敏銳的商業嗅覺與熱情。

專訪|美廉社靠「補位商機」拓展800家店 邱光隆用300公尺法則殺出血路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台灣零售通路市場廝殺激烈,由三商家購總經理邱光隆所創辦的美廉社卻殺出一條血路,目前在全台展店超過800多家,邱光隆強調,「我們不是搶市場,而是補別人沒做的角落」,這句話精準點出美廉社的市場定位,以及邱光隆一路從零售通路業基層做到管理層的理解與實踐策略。

壹蘋頭家|大黑松小倆口總座邱義榮的「鸚鵡經營學」 茶壺裡的友誼乾坤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24年前開始飼養寵物紅肩鸚鵡「邱小咆」,養了鸚鵡之後,事業開始豁然開朗,好運接踵而至,邱義榮說「鸚鵡不但是大黑松小倆口的吉祥物,牠有點像是我爸爸的來生。」他為了牠不再出國,也不參加應酬或演講活動,並在小紅書、tiktok、臉書,都用「邱小咆」名字做直播,粉絲目前約1400多人,這隻紅肩鸚鵡不但是邱義榮寵物,也是企業的吉祥物。此外,生活簡單的邱義榮,也喜歡收集茶壺怡情養性,茶壺裡有他和朋友之間的有誼乾坤。

壹蘋頭家|大黑松小倆口「鸚鵡傳奇」 總經理邱義榮的百變人生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在台灣奮鬥超過一甲子的牛軋糖老品牌大黑松小倆口,第二代掌門人總經理邱義榮在接手媽媽位於博愛路的創始店後,承載著邱媽媽對市場獨特觀察的基因以及不斷創新的精神,本著「順應市場又要領先市場」的先見之明,帶領著大黑松小倆口經歷高峰低谷,以及近年轉型觀光工廠及網路行銷的高光時刻。喜愛閱讀的他,將130本書的精華理論活用於企業經營,他認為企業不光賣商品,還要有深度及故事,不試著做改變就沒機會。面對詭詭譎多變的市場,他強調只有邊走邊看邊修,企業經營要像鸚鵡一樣擁有敏銳的視覺、聽覺、味覺及嗅覺,而他正書寫著大黑松小倆口的「鸚鵡傳奇」,跨向符合時代潮流的新樣貌。

壹蘋頭家|病痛後醒悟轉戰生技 張祐銘:朝和生醫2年內上市、進軍國際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2年前,上矅集團董事長張祐銘還在忙著建案與化工事業,一頭栽進營收與市場擴張的世界;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痛,讓他決定停下腳步,重新審視「健康」這件看似理所當然卻被忽略的根本。這次轉折,成了他投入健康生技產業、創立朝和生醫的關鍵契機。

壹蘋頭家|國文老師轉戰科技圈 連育仁接掌ViewSonic拚教育AI全球領先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走出ViewSonic台灣辦公室的電梯,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互動式的螢幕牆,色彩飽和、畫面流暢,像極了科技時代的迎賓門。這裡不是展場,而是他們每天工作的日常場景。這面牆不只展示品牌力,更象徵著ViewSonic在台灣以「螢幕」為核心,走入科技教育領域,以及逐步拓展至企業與個人場域的布局基礎。

壹蘋頭家|崇友電梯基層做到總經理 游本立被譽為「電梯業士官長」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崇友實業是台灣唯一上市櫃的本土電梯廠,成立至今51年,總經理游本立在崇友工作資歷長達48年,游本立1977年高中一畢業就進入崇友從基層做起,苦幹實幹的他,舉凡崇友得標的台北火車站前新光人壽摩天大樓、台北101及高雄捷運等指標性大案,都有他參與的身影,游本立憑藉著本身過硬的技術,以及喜歡跑第一線現場與客戶搏感情了解市場需求的衝勁及熱情,他不只是崇友歷任最年輕專業總經理,在業界更被譽為是「台灣電梯業士官長」。

壹蘋頭家|從台股巴菲特到老先覺 新光投信劉坤錫點名這種人才能撐過震盪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重塑全球貿易秩序,市場風險飆升之際,台灣投資人該如何應對?有「台股巴菲特」、「老先覺」等稱號的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接受專訪,深入剖析川普政策下的台灣處境、半導體戰略地位、ETF趨勢與投資紀律。他強調,風雨飄搖中「能留下來的,只有守得住原則、看得懂市場變化的人」。

壹蘋頭家|技術人救火衝6倍營收!尤惠生靠AI翻身 讓Palo Alto Networks成台灣資安第一線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從傳統防火牆起家,到打造涵蓋網路、雲端、營運三大平台的資安巨獸-Palo Alto Networks,這幾年走得比市場快、也比競爭對手廣。其台灣區總經理尤惠生(James Yu)近日接受《壹蘋新聞網》專訪,詳談他如何從一個技術人轉戰資安戰場,在8年內扭轉團隊頹勢,打造出台灣區六倍成長的營運奇蹟。他也分享面對生成式AI時代,企業資安該如何從工具升級為戰略核心。

壹蘋頭家|虎門科技父女檔默契十足 「老爸管外、女兒管內」擦亮40多年老招牌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軟體解決方案服務商虎門科技(6791),是國內最早的CAE電腦計算輔助工程公司。虎門科技創辦人、總裁楊舜如和總經理女兒楊涪嵐,父女倆默契十足「老爸管外、女兒管內」,共同擦亮虎門40多年的老招牌。楊舜如、楊涪嵐父女第一次共同接受媒體訪問。在女兒楊涪嵐眼中,父親是個創業家、創意家,不斷在外面開拓市場衝鋒陷陣;而在父親楊舜如的心中,女兒懂得老爸創業的野心且是創業家父親在公司與新進員工之間的調和劑,一家人彼此扶持的愛與溫暖,在父女言談互動間展露無遺。

壹蘋頭家|創業15年自評59.9分!橘焱胡同楊哲瑋要用「創業DNA」挑戰人生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橘焱胡同(2761)新任總經理、「開丼」創辦人楊哲瑋,父親是創業家,母親則擅長料理美食,他從小在父母耳濡目染下,血液裡留著「創業DNA」,他認為餐飲業的靈魂是「人」,經營一家餐廳就是要打造成「創造回憶的地方」,他喜歡在成長中的市場闖一闖,帶領著自己的核心團隊不斷地接受新挑戰,希望創造出1+1大於2的綜效。特別的是,他給自己這15年來的創業經歷自評59.9分,他解釋說這是「無限逼近及格但沒及格」,這個分數就是他給自己的目標及責任。

壹蘋頭家|AI也能配眼鏡!科技照顧兒童到高齡 HOYA關國強用父愛翻轉鏡片產業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在視力保健逐漸受到重視的時代,鏡片不再只是矯正工具,更成為科技與醫學結合的前哨站。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眼鏡鏡片製造商的豪雅光學(HOYA)香港與台灣區董事總經理關國強,從加入公司第一天起,就一路走過超過20年的視光產業演變,帶領團隊跨足中國、香港與台灣市場,推動兒童近視防控、漸進多焦鏡片創新與AI科技導入。他不僅是資深的管理者,再加上自己孩子也有近視,也使他成為一位關心下一代視力健康的父親,對兒童近視管理特別投入與有感。

壹蘋頭家|電獺不只有「少女」 創辦人謝綸目標打造百億數據廣告生態
【記者江孟謙/台北報導】一間不到2平方公尺的小辦公室,堆滿了公仔、模型,再擺上一張電腦桌,已沒多大的活動空間,而坐在電腦前賣力敲打鍵盤的,是「Aotter電獺」共同創辦人謝綸。他的野心與小小的辦公空間不成正比,在謝綸心中,電獺的願景會是一間擁有100名員工左右,經濟產值達到50至100億元的公司,甚至比肩Google。

壹蘋頭家|外泌體技術崛起 愛爾麗常如山看好醫美生髮潛力
【記者張家玲/台北報導】全球外泌體市場預計在2026年達到近1700億元台幣,這項新興生物技術近年在醫學美容領域備受關注,台灣醫美龍頭愛爾麗集團董事長常如山指出,外泌體不僅在臉部微創傷口修復和去疤方面表現出色,於生髮治療方面同樣極具潛力。

壹蘋頭家|林聰明沙鍋魚頭成南港LaLaport夯店 第三代掌舵險損失近千萬還被批「沒感情」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南港LaLaport開幕以來,就連平日美食街也大排長龍引起熱議,其中最誇張就是首度進軍台北的「林聰明沙鍋魚頭」,時常貼出點餐須等候1小時以上的公告,仍不減民眾想嘗鮮的欲望。目前「林聰明沙鍋魚頭」由第二代老闆林聰明的大女兒林佳慧擔任品牌執行長,爸爸其實沒有同意北上拓點,甚至想把好味道留在嘉義就好了!林佳慧在大學時就常搭飛機返家幫忙,接手20幾年來也和林聰明發生大小衝突,做事方法還曾被怒批「沒感情」,更差點損失近千萬元學教訓。面臨餐飲業缺工的困境,林佳慧用第一代「免費加湯」的精神留員工,也用「魚頭妹」的身份來為老店注入新血,陸續推出個人鍋店型、沙鍋杯麵等,未來是否像爸爸林聰明一樣用自己名字創立子品牌,她也有了規劃。

壹蘋頭家|2分鐘吃到現煮拉麵!連馬斯克都說讚 林志鴻催生「妖怪」自動拉麵機拚全美最大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在日本街頭,常見的自動販賣機賣各式各樣的商品,但如果它能提供一碗熱騰騰的拉麵,會是怎樣的情境呢?Yo-Kai Express(優豈)正是這樣一個概念的實踐者。位於台北捷運西門站出口附近廣場的無人自助拉麵機、飲品機,讓消費者只需短短幾分鐘,便可品嚐來自日本的知名拉麵,還可搭配清涼的手搖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