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才發現,健康不是等有空才顧,是應該放在每天生活最前面的事。」張祐銘回想這段因病痛而啟動的「人生RESET」,語氣中有一種近乎感激的輕鬆,卻也帶著深層反思。

從工地到細胞,兄弟工程師的跨界大冒險

放下熟悉的營建與化工產線,張祐銘與弟弟張碩文,兩位工程師背景出身,決定把「精準」這件事帶到保健食品領域。他們不是單靠經驗說故事,而是用理性數據驗證,每一個成分、每一次配方調整,都像在debug一個巨大的工程專案。兩人常常為了小小的成分比例,討論到深夜,最終總能把不同的想法整合,找到最適合消費者的方案。

張祐銘負責外部合作、原料開發與國際布局,弟弟則專注於電商經營、品牌操作與內部研發,這種既互補又會互撞出火花的兄弟搭檔,正是朝和生醫能快速站穩市場、開發差異化產品的幕後關鍵。

吃的外泌體,從醫療走進餐桌

朝和生醫最吸睛的技術,正是「吃的外泌體」。原本只能在醫院透過注射的外泌體,首次被他們轉化成可直接食用的保健食品。張祐銘將它比喻成「身體裡的信差」或「導彈」,能準確傳遞細胞之間的訊息,找到需要修復的地方,有效率地輸送養分。

這些外泌體原料來自靈芝、雞血草、高麗菜與益生菌發酵,整個過程強調高純度、安全性與穩定性。植物來源更讓昭和生醫避免了動物外泌體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消費者疑慮,確保每一份產品都能安心入口。

「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說服市場『吃』外泌體這件事。」張祐銘語帶堅定。他們經過無數次實驗驗證安全性與有效性,終於證明這項創舉不只是想像,而是可以實際改善生活品質的真技術。

專利EOB 686,從台灣走到國際

朝和生醫的外泌體專利成分「EOB686」,是由公司獨立研發,並在日本、德國完成實驗認證,這項技術被視為是品牌能夠走向國際市場的秘密武器。為了這顆武器,張祐銘團隊付出大量時間與成本,堅持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數據異常,正是這份執著,讓朝和生醫在競爭激烈的生技市場中脫穎而出。

張祐銘分享相較於市面上常見的注射形的外泌體,朝和生醫讓外泌體以口服形式進入日常保健市場。莊宗達攝
張祐銘分享相較於市面上常見的注射形的外泌體,朝和生醫讓外泌體以口服形式進入日常保健市場。莊宗達攝

兩年內上市,從台南到世界

看似小而美的朝和生醫,背後其實懷抱著宏大的國際夢。張祐銘透露,未來兩年內,昭和生醫計畫正式上市,目前公司正積極佈局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市場,目標就是瞄準將朝和生醫打造成跨國健康品牌。

此外,朝和生醫也推出智慧戒指,協助收集心跳、血氧等數據,讓消費者更了解自身狀況,進一步調整生活與補充營養,實現「健康不只是吃保健品,而是被看見、被管理、被實踐」的理念。

從家庭體驗中找到信念

除了個人病痛體悟,張祐銘也從家人身上看見「預防」的重要性。他以自身經歷分享,小孩從小有嚴重過敏問題,需要透過吃藥來控制,後來藉由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健康,過敏狀況才大幅好轉,藥物依賴也降低。

「那時候我才深刻體會到,不是所有健康問題都只能靠藥物,透過天然食材和科學營養,也能找到更溫和、持續的方法。」這段過程,讓他更加堅確定推動健康產業的使命感。

 

重新定義「健康」的奢侈品

「很多人願意花十幾萬買精品包,卻不願意投資在自己的身體上,等出事才後悔。」張祐銘說。他希望把健康變成日常生活的習慣,不是等出問題才想起來。「健康是未來最奢侈的投資,因為只有自己能替自己守護。」

從病痛的啟發、兄弟的腦力激盪,到技術的突破、家人的故事與國際上市布局,張祐銘用最務實的方式,默默把一個生技品牌推向國際戰場。

走過病痛後,張祐銘更堅信: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資本。他把保健當作日常鍛鍊,身體是最值得投資的事業。莊宗達攝
走過病痛後,張祐銘更堅信: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資本。他把保健當作日常鍛鍊,身體是最值得投資的事業。莊宗達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輝達H20恢復供貨中國!台股收漲220點 台積電漲15元報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