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20日)偕台灣證券交易所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記者會,為21日即將登場的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啟動典禮暖身。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表示,台灣資本市場表現亮眼,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0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上市半導體產業市值占比達48%,在科技群山加持及供應鏈完整優勢下,現正是資本市場把握契機、加速前進的關鍵時刻。

延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資本市場壯大計畫成果,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將從「聚焦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三大重點出發,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企業在臺掛牌,匯聚台灣重點特色產業,助力台灣成為軟、硬、韌實力兼具的智慧科技島。

在聚焦重點產業部分,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組成資本市場服務團,整合多元板塊資源,透過上市一般板、上市創新板、上櫃、興櫃及創櫃板等完整板塊,服務大中小微不同規模企業,推動國家政策重點產業在台掛牌,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AIoT技術、智慧製造、綠能環保、機器人、數位雲端、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生技醫療、資安安控、次世代通訊、無人機及國防航太等前瞻新經濟產業。

法規鬆綁部分,李愛玲強調,國際主要交易所正積極爭取前瞻新經濟產業掛牌,台灣資本市場絕不能缺席。創新板以市值為核心,不以獲利為要件,申請IPO條件具國際競爭力,是最具實力滿足國內外創新企業需求的資本市場板塊。因此,證交所再度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相關規範,刻正修正相關規章,鬆綁4大重點。

證交所表示,鬆綁重點一,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開放創新板股票得為當沖標的、鬆綁投信基金投資創新板股票額度;重點二,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符合上市一般板獲利條件的本國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股票集保期間自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上市後申報會計師內控制度專案審查報告也由三個會計年度縮短為一個會計年度。

重點三,證交所指出,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持股逾30%或具控制力者)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的外國企業,調整台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台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另承銷商保薦期間及上市後申報會計師專審報告均由三年縮短為一年。

重點四則是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證交所表示上市一般板公司、創新板公司、上櫃公司自掛牌日起屆滿一年後,符合各板塊申請條件者,均得互相轉板。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看懂外資如何喊多黃金前景!專家:這些股票跟著漲 成投資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