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說話!與學界合作盤查碳足跡、生態價值
何麗純推動國華與中興大學森林系展開合作,實地進行18洞球場的碳盤查與生態多樣性調查。結果讓她既驚訝又欣慰:研究指出球場不僅綠覆率高,更是多種昆蟲與鳥類的棲息環境,有助提升生物多樣性,同時具備吸碳潛力。這也成為國華日後導入數據化永續管理的根基。
「這些資料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自信:高球場並不一定是破壞環境的元兇。」何麗純說明,這些調查數據讓她找到方向,也更有底氣面對外界質疑,「我們選擇不靠印象或情緒反應,而是以知識、科學、數據來證明。」
這份由數據累積的努力,也逐步獲得國際肯定。2024年12月,國華球場榮獲美國高爾夫球場管理協會(GCSAA)頒發的「2024年高爾夫球場環境領導獎」(ELGA)中「自然資源保育獎」第二名,象徵其在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上的具體成果已受全球專業機構認可。
相關新聞:壹蘋頭家|郭董一桿進洞社群爆紅!何麗純發掘高球社交潛力 打破菁英運動刻板印象

ESG不是壓力,而是機會
「ESG是挑戰,更是我們產業自我翻轉的機會。」何麗純認為,雖然目前國內多數高球場尚未建立碳足跡管理,但越早開始,就越可能在未來取得永續競爭優勢。她強調,即便國華並非上市公司,也應以上市公司規格自我要求。
何麗純指出,未來大型企業選擇合作場地時,ESG成績將成為考量因素,如果我們能為企業的ESG報告加分,他們自然會優先選擇我們。這不僅是對國華的品牌經營策略,也是一種產業示範,讓更多高球場看到轉型的可能。

從個人到產業:用生活實踐永續理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何麗純援引古訓,說明ESG應從個人出發,逐步落實到企業與產業。她相信,一座高球場的責任,不只是讓人打球,更能透過經營方式,喚起大家對土地、環境與未來的重視。
除了碳盤查與生態調查,國華球場也逐步導入節水灌溉、環保養護、AI監測等技術,希望在提升場地品質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的負擔。她強調:「我們做這些不是為了行銷,而是因為我們知道,這才是球場真正能走得長遠的路。」
為了進一步深化永續實踐,國華球場鎖定2025年再戰國際,預計參與GCSAA「創新保育獎」與「健康土地管理獎」等項目,並已展開四大行動:包括擴大原生植被保留區,導入智能水資源管理系統與節能設備(如全亞洲第一台無人剪草機),優化環境管理;提升碳排放與水資源使用等環境指標的記錄與追蹤,攜手中興大學導入更科學的決策系統;推動員工ESG教育,與專家機構共構符合國際規範的營運架構;舉辦更多環保教育活動,讓永續理念融入球場文化與社區生活,實踐從內部治理到外部參與的全面進化。

即使不是上市公司,國華也要走在最前面
在ESG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何麗純強調:「即使不是上市公司,我也要做得比上市公司更快。」她認為,ESG不是短期的績效指標,而是企業對環境、社會與下一代的長期責任。
為了翻轉高球場「不環保」的刻板印象,何麗純主動推動碳盤查與生態研究,讓球場成為吸碳、永續的綠色基地,也讓國華逐步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永續治理能力。她歸納國華的三大優勢:地理位置鄰近台北、管理效率高、重視ESG與生態價值,盼望每位球友在揮桿的同時,也能支持一個與地球共好的企業。
何麗純期許,國華不只是高爾夫球的場域,更能成為一座城市自然資產與環境教育基地,真正實踐「打一場球,也是一場與地球共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