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軋糖變成全民美食 打響大黑松小倆口名號

1956年創立的大黑松小倆口,由第一代邱彭毓自香港引進牛軋糖在台北博愛路起家,有別於當時周邊的高級精品店,這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悄悄掛上「黑松紅豆湯」招牌,夏天賣紅豆冰、冬天賣紅豆湯,還有每天限量的牛軋糖。

早期的台灣社會,牛軋糖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高單價商品,一顆糖在當時等同於一粒蛋的價格。邱義榮站在博愛路創始店一樓,透過回憶描繪著當時店內的景象說:「當時我媽媽標榜著48小時的新鮮自產自銷計畫,且分無分店,二樓做台灣最早期的咖啡座及情人雅座,情人沒有地方去,就在這裡喝咖啡,媽媽在當時知道大家愛看足球及棒球比賽,我們放一台電視機在這裡」,讓大家邊喝咖啡邊看棒球,類似現在的運動餐廳。邱媽媽靠著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及商業頭腦,將牛軋糖變成全民美食,打響了大黑松小倆口等於牛軋糖的名號。

邱義榮站在博愛路創始店一樓,透過回憶描繪著當時店內的景象說:「當時我媽媽標榜著48小時的新鮮自產自銷計畫,且分無分店。」莊宗達攝
邱義榮站在博愛路創始店一樓,透過回憶描繪著當時店內的景象說:「當時我媽媽標榜著48小時的新鮮自產自銷計畫,且分無分店。」莊宗達攝

邱義榮所有經營手法及觀念 師從南僑董座陳飛龍

雖然邱義榮在高中就讀的是體育班,但因抱著未來要接手家業的打算,因此大學改念企管系。退伍後的他,並沒有直接回家接棒,而是先到廣告公司、食品廠做業務企劃磨練自己,後來他進入南僑集團從助理做起,接續負責好自在衛生棉、水晶香皂、親親香皂、小車隊專案等規劃,讓他在短時間內迅速鍛鍊出一身功力。邱義榮坦言,他所有經營的手法及觀念,早期都是從南僑董事長陳飛龍的手上學習到。

1983年邱義榮接棒家族事業後,跨入喜餅市場,推出小倆口喜餅,帶領大黑松小倆口全盛時期躍為台灣第4大喜餅業者,市占率僅次於郭元益、伊莎貝爾和禮坊。邱義榮說,企業有上有下,大黑松小倆口在86年時公司營業額高達5億元且名列台灣2000大企業,是公司最風光的時後,當時一度規劃要上市櫃,期間因營業額及EPS不夠等波折,最後評估公司不適合上市櫃。

大黑松小倆口第二代掌門人總經理邱義榮與妻子曾翠娜,於1983年共同推出小倆口喜餅,1985年正式將大黑松小倆口合而為一,也是牛軋糖與喜餅的統合。莊宗達攝
大黑松小倆口第二代掌門人總經理邱義榮與妻子曾翠娜,於1983年共同推出小倆口喜餅,1985年正式將大黑松小倆口合而為一,也是牛軋糖與喜餅的統合。莊宗達攝

元首館全盛時期 光賣餐平均1年做1萬桌以上

邱義榮於是思考,傳統產業該如何轉型才有機會,剛好當時經濟部推動「2.0觀光工廠」計畫,目標將傳統觀光工廠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打造為國際亮點並推廣台灣特色產業。邱義榮表示,2005年將土城工廠轉型規劃為新北市第一家觀光工廠「牛軋糖博物館」,大黑松小倆口從製造業走到觀光工廠,再走到觀光休閒,因此才有了桃園愛情故事館,他也因此榮膺中華民國觀光工廠創會理事長,因綠際會於2012年在南投位於國道六號埔里交流道出口處打造1萬坪的觀光休閒勝地「元首館」。

邱義榮回憶說,「元首館當時最厲害的時候,是在2017年到2019年三年間,光賣餐合菜部分,平均一年就在1萬桌以上,遊覽車最高紀錄一年有2.2萬台」,之後不幸遇上新冠疫情,但考慮公司規模大、人手多,疫情卻不知何時結束,因此在2020年6月毅然決然處理掉觀光工廠。

台北博愛路創始店是大黑松小倆口的創始店。莊宗達攝
台北博愛路創始店是大黑松小倆口的創始店。莊宗達攝

為了健康 邱義榮今年2月重新掌舵站上第一線

邱義榮表示,當時他想說公司規模縮小,他自己年逾65歲退休年齡,2020年4月他決定退居幕後,順勢將公司交棒給三個孩子接掌進行品牌再造。疫情三年期間,大黑松小倆口因公司已瘦身因此安然度過,反倒他退休後的4年當中,他笑說「退休前每天吃快炒又喝酒,身體好的要命,退休後高血壓、膽固醇、攝護腺肥大、免疫系統等衰退疾病合都找上身。」

這4年「算是半退休」狀況下,邱義榮他每天都在做直播,這3年期至4年期間,他看了130本書,尤其巴菲特傳提到人生最好不要太早退休,除非早早鎖定了人生方向及目標,否則退休後失去目標,作息又不正常,對身體會造成很大影響。也因為退休4年身體急速變差,為了把身體弄好,他決定今年2月1日重新出發掌舵站上第一線,「好在4年當中看了130本書,也因此他把書中理論,實際運用在企業經營,好像這個方向還滿準的」,重回公司的2月到6月期間,他深刻體會到公司慢慢跨向符合時代潮流的樣貌。

邱義榮表示,邊看邊做邊修,不做就是沒機會。莊宗達攝
邱義榮表示,邊看邊做邊修,不做就是沒機會。莊宗達攝

一家企業要活的久 要有深度、文化及故事

他表示,重新掌舵公司的4個月期間,他習慣每天檢討自己哪裡做得好或做不好,每半年則檢討公司政策優劣,他覺得「人要成功,一定要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成功在哪裡,否則下次做,還是不會成功,」很多人做錯了都不知道失敗的點在哪裡。

他舉例公司最近進行開源節流,若無法投資進行開源,就只好做節流。他分析元首館一年遊覽車最高紀錄有2.2萬台,相當於100萬名旅客,土城的觀光工廠「牛軋糖博物館」則有65國家的人來,只要你有特色,政府官員只要有外賓來台就會安排過來,「曾有4位總統到過土城的觀光工廠,一定不只是賣場賣東西,還要有文化、深度及故事,一家企業要活的久,多少家百年老店如何活下來,都一定有故事及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機會。」

由於糕餅業面臨結婚對數急遽減少的困境嚴峻,且這兩年國旅熱潮退燒,邱義榮今年2月決定重新掌舵,糕餅本業將調整產品線結構,強化現烤商品。莊宗達攝
由於糕餅業面臨結婚對數急遽減少的困境嚴峻,且這兩年國旅熱潮退燒,邱義榮今年2月決定重新掌舵,糕餅本業將調整產品線結構,強化現烤商品。莊宗達攝

企業規模縮編 往後退是為了活下去的機會

針對國內的糕餅市場,他表示近10年間喜餅界有五大品牌,而最早期的糕餅則有五家現在都已消失不在,為何7至8年白木屋離開市場,因為整個喜餅市場改變了,年輕人買喜餅不見得要買老品牌傳統喜餅,可能想要手工或貴一點或文青風。

他分析喜餅整個總市場衰退,再加上不婚族、外籍新銀不要喜餅,有些年輕人連喜餅或宴席都不要辦,他強調「你再朝著沒有機會的市場去投資,是不值得的。」雖然有人跟他說,白木屋離開市場了,留下的市場會被他們收割,但邱義榮不以為然,他反而認為,當整體市場大衰退時,第五名不見了,接下來第四名及第五名就要擔心了,「因此他趕快把工廠、土地處理掉,往後退就是為了要有活下去的機會。」

在台灣奮鬥超過一甲子的牛軋糖老品牌大黑松小倆口,第二代掌門人總經理邱義榮。莊宗達攝
在台灣奮鬥超過一甲子的牛軋糖老品牌大黑松小倆口,第二代掌門人總經理邱義榮。莊宗達攝

成功率只有5% 不如邊看邊做邊修

邱義榮表示,他的思維就是,不要都往美好的事去看,「現在的失敗率高,成功率只有5%,與其這樣,不如邊看邊做邊修,當時設計時可能預估會賠多少,但不做就是沒機會」,一定要往年輕化方向改變,做到另外一個市場,從包裝大變成包裝小,以前產品做出來就賣給客人,現在一定要想消費者想要什麼才會買單的思維去做,做任何事異地而處,利他就是利己。

不同於很多企業經營者會訂定五年或十年的願景計畫,邱義榮中肯地表示,對於一家中小企業,先不要談五年或十年願景,只要有一年或二年,從衰退到不衰退了或成長10%了就好,「現在市場不知道未來可能如何,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真的只有邊走邊看邊學,只有這樣最快!」另外他以自己看過130本書的閱讀經驗,建議不論是哪個行業,任何行業都要看的書就是「世界最神奇的24堂課」。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股道瓊漲208點「逼近歷史高點」!標普、那指連5日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