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投顧分析,本次財報季,美國「科技七雄」交出亮眼成績單,且展望樂觀,為全球股市注入強大動能。特別是微軟、亞馬遜、Alphabet與Meta等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受惠AI算力需求爆發,紛紛上修今明兩年的資本支出。2025年這四家合計資本支出上看3,420億美元,年增達50%,遠超市場先前預估的38%。這波投資熱潮直接推升AI基礎建設需求,從高階GPU晶片、伺服器、網路設備到散熱解決方案,整條基礎建設供應鏈都同步受惠。

相較之下,非AI族群面臨較多挑戰。首先,中美關稅政策持續帶來壓力,導致需求遲滯,出口前景蒙上陰影;其次,全球消費市場復甦力道不足,終端需求低迷進一步壓抑訂單。數據顯示,美國第2季核心GDP年增僅1.2%,創下自2022年第4季以來最疲弱表現,突顯民間消費乏力。這樣的環境下,非AI產業的展望短期內難以改善,產業分化現象恐持續存在。

凱基投顧提醒,台股在大漲後本益比墊高,修正風險升溫,尤其對等關稅衝擊將逐步顯現,加上歷年8至9月常有季節性回檔慣性,投資人宜分批調節漲多部位,鎖定部分獲利。然而,長線來看,若市場回檔,AI族群仍是首選標的,其次則是具備高股息、低估值的防禦型個股,能在波動中提供相對穩健的投資機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募資55億元!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獲准成立 弱勢美元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