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肚子餓」開啟創業路 已砸1800萬美金
林志鴻表示,「Yo-Kai」其實就是日文妖怪的意思,隨時隨地出現,如同無人自助餐飲一樣,然而,不會因為是機器產出的食品,就對味道不追求,相反地,對於如何能重複烹飪,讓整個生產流程可以保持乾淨,每台機器都有自己的RO逆滲透水,來符合對食品安全的最高追求。
林志鴻曾在美國矽谷擔任日月光工程師,他在當地觀察到美國的餐廳在晚餐時間經常關閉,便利商店數量又不像台灣這麼密集,半夜肚子餓的時候,想要獲得一份熱食變得相當困難。林志鴻表示,他受到日本自動販賣機的啟發,想到了通過自動販賣機提供熱食,且不受時間限制的機器,來解決這一需求,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


5個月克服挑戰 自動化煮麵加料
林志鴻說明,創業初期最大的挑戰是將傳統餐飲流程轉化為標準化流程,並最終實現自動化。他發現傳統餐廳擴展時,廚師無法精確複製每一個細節,因此他將重心放在如何標準化餐飲流程,並利用自動化來實現。這一過程包括了煮麵、加熱湯料等繁瑣工作,最終通過自動化設備來解決。
在機台設計與研發方面,Yo-Kai Express選擇了自我研發的路線。林志鴻回憶,一開始他們與許多廠商合作,尋求合適的零件和製造商,但最終因為無法滿足要求,他們決定自行設計和製造。
食品方面,他們與日本味之素等公司合作,而機器部分則是跨國尋找合適的零件和製造商,包括韓國的製品模組,機器手臂可能來自日本,或是找和碩代工的IPC(工業電腦)等。從第一代無人自助拉麵機到第二代飲品機的開發,Yo-Kai Express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主要是先前累積多次的技術調整經驗,逐步克服了眾多挑戰。
重心轉加盟 要拚全美最大無人餐飲連鎖
Yo-Kai Express的另一大創新之處在於機台的設計,與傳統的冷凍系統不同,Yo-Kai Express採用了常溫系統來提高運營效率。這不僅能減少運輸成本,還能簡化操作流程,降低人力和儲藏成本。林志鴻指出,半導體在溫控方面的精準要求使得這種系統能夠高效運作,從而保證每次售出的產品品質穩定,並重複烹飪過程確保穩定性,提升了產品品質。
林志鴻表示,Yo-Kai Express今年重心已轉向積極推動加盟模式,並且選擇了較低成本的月租方案,讓加盟商能以較低的初期投資開設店面,促進公司快速擴展。林志鴻表示,「我們的想法是,一個月用3萬塊把機器租給你,你就能開一間店。」這種創新的加盟模式讓公司迅速擴張,並且在短短時間內達成了大規模市場布局。
Yo-Kai Express的未來目標是成為全美最大的自動販賣機連鎖店。今年內,他們計劃簽署更多加盟合約,並進一步擴展市場。根據目前的進度,Yo-Kai Express在短短2個月內,已經完成了目標的三分之一,簽約金額超過200萬美元,加盟商來自美國和台灣。林志鴻對未來充滿信心,並計劃將自動販賣機的概念帶向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