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尿和奧運跳水有關?泌尿科醫師解釋「其中關聯」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奧運季節到來,跳水比賽的「水花消失術」總是讓人驚嘆。但你是否知道,尿尿會有泡泡的現象其實與此類似?在門診中,常有病人擔心泡泡尿是否意味著腎功能變差,甚至擔心需要洗腎。然而,多數情況下,泡泡尿並不需要過度擔憂。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解釋,如果泡泡在5-10分鐘內消失,通常無需擔心。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奧運季節到來,跳水比賽的「水花消失術」總是讓人驚嘆。但你是否知道,尿尿會有泡泡的現象其實與此類似?在門診中,常有病人擔心泡泡尿是否意味著腎功能變差,甚至擔心需要洗腎。然而,多數情況下,泡泡尿並不需要過度擔憂。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解釋,如果泡泡在5-10分鐘內消失,通常無需擔心。
【李芷妤/台北報導】台灣洗腎發生率五年來首度下降,不過仍有高達263萬名慢性腎臟病人,醫師呼籲三高者、肥胖者、吸菸者及長期服用止痛藥者等四大高風險族應定期追蹤腎功能。最新調查發現,民眾常誤認「尿裡有泡泡一定腎臟不好」、「確診慢性腎病只能終身洗腎」,其實蛋白尿初期無法用肉眼觀察。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負責維持身體水分平衡及清除體內廢物。要想保持腎臟健康,預防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至關重要。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定期健康檢查並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慢性腎臟病的最佳方法。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酷夏來臨,許多人習慣以冰涼的含糖飲料消暑,但這種習慣可能導致糖尿病和腎臟病等健康危機。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王奕淳醫師分享了一名38病友阿俊的案例,平時他無吸菸、酗酒,但喜愛高糖、高油食物,每天將含糖飲料當水喝,20幾歲時就發現血糖偏高,卻不以為意。直到去年,阿俊因雙腳水腫、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已經腎衰竭,需要透過血液透析維持腎臟功能。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台中市1名68歲李姓婦人罹患糖尿病已20年,在某次回診時,抽血報告竟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剩8分,屬慢性腎臟病第五期臨近洗腎邊緣。李婦到中醫大附醫進行中西醫合療,透過飲食、藥物及中醫治療,在1年內腎絲球過濾率提升,血糖、血脂、電解質越來越進步,血鉀穩定4.0,免於洗腎帶來的生活困擾與痛苦。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幾乎難以避免,但有些食物要盡量避免攝取。家醫科醫師黃慧倫就透露,他的一名台商病患,因尿尿滿是泡泡來求診,檢驗診斷發現他已經罹患糖尿病,追問之下才知道他因忙碌幾乎天天外食吃麵食、餃子,還有吃燒賣等港點當點心,結果澱粉攝取過多惹病上身!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39歲張小姐去年底因腹痛、腹瀉及下肢嚴重水腫,連番就醫檢查後才揪出是狼瘡性腸繫膜血管炎,當下讓她難以置信,藥物治療後症狀雖改善,但返家數天病況又急遽直下,還出現視覺障礙、性情改變徵兆,確認是併發高致死風險的「可逆性後腦病變症候群」,所幸經醫療團隊努力下病情逐漸穩定,正安排復健中。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高雄市公布今年前鎮區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確定病例,個案為前鎮區60多歲男性,從事冷凍廠工作,1月16日起出現發燒、頭痛、畏冷盜汗、疲倦全身無力、腹瀉、食慾不振、茶色小便等病狀,至診所就醫症狀未緩解,1月18日至醫院就醫採檢通報,經二次採檢,經中央綜合檢驗結果研判確診,為今(113)年高雄市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個案目前已康復出院。
【吳坤芝/綜合報導】57歲香港女星周海媚11日病故,多年前傳周海媚罹患紅斑性狼瘡,她曾上節目否認,並稱自己是血小板偏低。日前網傳一份疑似她的急診病例,記載病史包括高血壓、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醫指出,紅斑性狼瘡的表現非常多樣性,醫界稱為「千面女郎」,其中血液系統方面的問題占了85%。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9歲陳小妹罹患先天單腎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異常,6歲起因電解質異常誘發抽筋,開始腹膜透析治療,去年12月底獲得大愛捐贈腎臟,克服重重難題成功移植。醫師提醒,腎臟異常第一個警訊是蛋白尿,其次生長緩慢,青春期前每年長高不到4~5公分、第三血壓變高,多留意孩子狀況才能掌握黃金治療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多喝水未必沒事!一名48歲女性因頻尿、臉部和下肢水腫數個月,近來更會頭昏無力,擔心腎臟有問題就醫,不過尿液常規檢查正常,只是尿液比重很低,原來她每天喝水高達7公升,最後確診「水中毒」。醫師建議,根據天氣冷熱和流汗多寡來調整喝水量。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台中市1名4歲李姓男童持續咳嗽1、2周,後來臉部長滿紅疹,原本以為是感冒、蕁麻疹,沒想到,持續出現腹絞痛,紅疹也擴散至全身,經烏日林新醫院檢查發現竟是反覆黴漿菌感染合併類過敏性紫斑症,住院給予黴漿菌抗生素及類固醇治療,男童咳嗽腹痛、紫斑皆獲得改善,3日後出院繼續追蹤治療。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70歲張伯伯在50多歲即確診糖尿病及高血壓,退休後因獨居煮食不易,血糖控制不佳,新冠疫情期間又沒定期回診,直到腳部浮腫、走路喘息症狀加劇才就醫,診斷已合併嚴重腎臟病變得終身洗腎。高齡化與病齡長期化提高共病風險,我國14年來糖尿病併發心衰竭、慢性腎臟病人數分別大增1.9倍、4倍。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20多歲的腎功能異常患者,因為幾乎餐餐麵包加牛奶,這樣的高鈉、高磷飲食4個月後,病情急劇惡化,對此專家說,若有慢性腎病,務必留心自己的飲食與用藥,尤其要避免高鈉、高磷、高蛋白,若腎功能非常差,也要避免高鉀,如有糖尿病同時須注意糖分攝取勿過量。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一名25歲的年輕女子日前到就醫,在診間解開衣服胸口釦子,露出上側手臂的「大肌肌」,擔心地表示腎絲球過濾率只有75分,類似老化到50歲!不過醫師指出,結實的肌肉應該就是腎絲球過濾率偏低原因,但這只是假性偏低不是真正偏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破千萬,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腎臟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逐漸老化,若曾感染新冠病毒,老化速度恐飆3倍,意即每年下降3至4%,確診過後多留意身體變化、慎防「四高五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10)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為中部30多歲女性,其於工作場所及住家周邊常接觸鼠類、野鼠排泄物,1月15日起陸續出現眼窩痛、發燒、腹痛等症狀,2次就醫後確診漢他病毒感染,日前已出院;相關接觸者共9人,其中2人發燒,7人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安排接觸者採檢送驗,並前往個案住家周邊進行捕鼠作業釐清可能感染源。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台灣洗腎人口增加,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這是因為慢性腎衰竭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或是症狀容易令人忽略,還有人以為是感冒結果卻終身洗腎,他列出國人腎臟病10大症狀排行榜,要大家多注意身體的警訊。
【記者陸運陞/新北報導】新北市一名50歲陳姓男子,平時開計程車為業,為了能夠多跑幾趟,因此抽菸、嚼食檳榔提神,他最近發現雙腿水腫,並出現厭食、倦怠、腹脹等徵狀,前往診所健檢發現尿素氮和肌酸酐異常高,立即前往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進一步檢查,根據報告指出,他已腎衰竭需緊急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