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取代新冠成全球殺手? 疾管署說話了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最新報告顯示,結核病在2023年已取代新冠肺炎(COVID-19),成為全球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相較於國外疫情期間封城、衛生體系崩壞台灣則較無受新冠影響的特殊現象,疫情仍穩定控制。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最新報告顯示,結核病在2023年已取代新冠肺炎(COVID-19),成為全球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相較於國外疫情期間封城、衛生體系崩壞台灣則較無受新冠影響的特殊現象,疫情仍穩定控制。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高醫質疑長庚因為對70歲以上長者免掛號費而獲大同醫院經營權,高雄市府衛生局表示,長庚獲多數評選委員青睞,尤其長庚承諾每年固定提撥4千萬元於「公衛專戶」,並提出「健康餘命躍昇計畫」,照顧社區長輩及弱勢。對於高醫批評「70歲以上長者免收門急診掛號費,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全免掛號費及部分負擔,恐影響醫療分級機制」,衛生局表示,照顧弱勢及身心障礙者,是市立醫院的責任,長輩因為慢性病常跑醫院,掛號費對他們是沉重的負擔,長庚每年將為此多支付5000萬元。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Google經常強調其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創造力和生產力方面的優勢,近期Google於官方宣布推出一項名為「HeAR」的生物聲學基礎模型,目的在於幫助研究人員檢測疾病的早期跡象。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結核病(TB)看似不太常見,卻仍存於大眾的日常生活,衛福部指出去年約有6000人確診,之中有近500人死亡,因此找出感染結核菌,但未發病的潛伏結核感染(LTBI)者至關重要。疾病管制署22日指出,今年要將糖尿病控制不佳、慢性阻塞肺疾病及洗腎病人等3類病患列為重點篩檢對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預計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是結核病防治大挑戰,若能及早在潛伏期就檢驗出來,可大幅減少治療時間和副作用,醫師建議,若有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控制不佳、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這類免疫低下民眾應提高警覺,主動接受篩檢,才能及早診斷、治療。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結核菌不是只會在肺部,還可能跑到腸子裡。台中1名60歲男性近半年反覆腹痛,體重還掉了10公斤,最近3個月3度腸阻塞送急診,其中一次切除阻塞腸子,切片檢出結核菌,才知道是腸結核作祟。經台中醫院醫療團隊緊急施以抗結核藥物治療,終於讓難纏反覆發作的腸阻塞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間,聽到有人咳嗽,民眾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沒有「兩條線」或是「長新冠」作祟,但北市衛生局提醒,若持續咳嗽2週、有痰、胸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發燒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是否感染結核病,今年也將擴大免費篩檢資格,囊括符合條件的洗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長照機構、新住民等5大族群。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聚餐小酌是國人常見的休閒方式,但其實酒精帶來的危害比民眾想像的更大,國健署指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讓酒精中間代謝物「乙醛」無法被正常代謝,乙醛也容易和其他蛋白質等物質結合,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對此國健署傳授民眾「拒酒」5大招,
The Last Will and Testament of an Extremely Distinguished Dog 一隻狗的遺囑
【記者鮮明/彰化報導】彰化縣陳姓男子日前肺結核復發,從電腦斷層看到多處肺結核陰影,其中一處的形狀有異,衛福部彰化醫院肺結核團隊切片確診為初期肺腺癌,約2.5公分大,進行手術切除。醫師表示,肺結核患者罹患肺癌風險會上升3.3倍,若本身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風險更上升到6.2倍,且並非肺結核變肺癌,而是同時存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新進防疫醫師林稜日前在記者會初登場,亮麗外表隨即引起鄉民討論,本是兒童感染科醫師的林稜,小時候嚮往無國界醫師,覺得去偏遠地方助人挺浪漫,無奈沒機會,防疫醫師的機動性和面臨許多未知挑戰,剛好符合期待。去年曾赴台南登革熱重災區,化身偵探每天找孳生源,卻也遭遇第一個小挫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67歲陳翁有肺結核病史,近2年左肩膀莫名痠痛,盡量不提重物,仍不時發作痛,按摩、推拿、針灸都無法解決,經家人建議做健康檢查,透過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才發現左上肺曾發生結核的位置中,竟藏有1顆大小約8公分的腫瘤,且已侵犯到右肩骨骼,確認為肺癌轉移。
【劉育良/綜合報導】中國湖北省崇陽縣一名周姓木匠,因為經常要加班工作到深夜,於是藉由抽菸提神而染上菸癮,20年來幾乎醒著的時候就菸不離手,平均一天要抽200根菸,如今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他半個肺已經爛光了,剩下的也像「爛抹布」般千瘡百孔。
宜蘭縣衛生局游姓臨時人員去年藉職務之便,涉嫌變造超商禮券請購資料,詐得面額約新台幣1769萬元禮券後變賣成現金。檢方日前偵結,依貪污治罪條例起訴游男。
【余平/綜合外電】美國發生一起罕見傳染病逮捕事件,一名有肺結核女子有病不治療,又拒絕隔離,上周二被警方逮捕。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為強化藥品供應監測,預告修正「藥事法第二十七條之二必要藥品清單」,必要藥品品項從現行398項擴大為479項,新增最多之前三項類別,分別為抗感染藥品、細胞毒性及輔助性化療藥品、心血管藥品,最快10月初上路,廠商若沒提前6個月通報供應不足,最高罰30萬元。
【記者張沛森/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自今年3月1日起,針對4大類肺癌危險因子的市民提供免費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截至今天,已有超過萬人申請並近8,000人完成篩檢,其中11案確診為肺癌,且有7案為早期發現。衛生局呼籲符合篩檢資格者踴躍預約受檢,以早期發現肺癌並提高治療成功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清冠一號自7月1日起不再公費補助,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今日表示,新冠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將在今年6月30日退場,沒有其他預算可支應,所以未來得自費。另外提醒民眾,若無輸入許可證,從國外網購清冠一號寄送台灣,可依《藥事法》處10年有期徒刑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本土新冠疫情進入第4波,有民眾投書媒體抱怨,近期長者確診就醫未能拿到口服抗病毒藥物,稱醫師要病人先吃感冒藥因應。疾病管制署澄清並非事實,5月份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率21.5%,較3月和4月份增加,顯示臨床醫師仍依規定開藥,國內各項抗病毒藥物皆還有4至6個月儲備量。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昨日正式解散,今首度透過疾管署記者會說明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有緩慢上升趨勢,但應不會有大起大落的情況,緩升趨勢可能持續到6月底、7月初,不過最終幅度不會高於先前幾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