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次長周志浩表示,台灣結核病防治多年來在公衛、醫療、民間、各部會等的共同努力下,達成新案發生率從2005年每10萬人口73例,逐年下降至2022年的每10萬人口約28例,累積降幅達62%,不過,2022年仍有6600多人確診結核病,460多人死亡。

為加速結核病發生率下降,周志浩強調,後疫情時代將著重於疑似結核病的及早發現及介入,以及擴大潛伏結核感染檢驗與治療以預防結核病發生。潛伏結核期不具傳染力,正是治療最佳時機。

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理事長王振源建議,除了結核病個案的接觸者會被通知篩檢,若民眾有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控制不佳、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因抵抗力差,細菌容易伺機崛起變成活動性結核病,民眾應提高警覺,主動接受抽血篩檢,及早確認自己體內是否有細菌。

結核病透過空氣與飛沫傳染,王振源表示,一般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約有5-10%機會發病,當身體免疫力足夠,細菌也不會死亡,而是維持尚未發病的狀態稱為「潛伏結核感染」。潛伏結核感染沒有症狀,也不具傳染性,但在免疫力低下時,就可能發病成為結核病,並造成傳播。

因此,免疫力相當重要,王振源強調,吃好、睡好、規律運動,控制好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均可提升免疫力。

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如出現「咳嗽2週、有痰、胸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發燒等疑似結核病症狀」,請主動就醫,及早診斷與治療,規則服藥6至9個月可治癒,一般治療兩周後就不具傳染力。

演員張鳳書分享自己因拍戲開始認識結核病。疾管署提供
演員張鳳書分享自己因拍戲開始認識結核病。疾管署提供

台灣2025年邁向超高齡社會,是否會造成結核病患者增加?莊人祥表示,台灣結核病新案發生率大概以每年7%幅度下降,高齡化確實是一大挑戰,所以希望在潛伏結核、尚未發病前提早診斷與治療,就可以避免發病。目前台灣結核病新案發生率在亞洲僅高於日本,比新加坡和南韓做得更好。

周志浩進一步指出,人口老化是趨勢,但台灣結核病新發生個案持續下降,這顯示只要繼續努力,疾病可以控制、克服。王振源坦言,高齡者感染結核病會更難處理,因為年紀大有很多共病,所以希望在潛伏結核期就控制,若變成活動性結核病,治療時間和副作用都遠比預防來得辛苦。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往下閱讀下一則新聞 往下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