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已有7例腸病毒重症,其中5例為新生兒,且已有4人不幸死亡,是近6年來同期最高紀錄。目前感染最多的病毒型別為伊科病毒11型,佔34%,其次為克沙奇A6型與A2型。雖整體就診人次尚未達流行門檻,但專家提醒,針對新生兒來說,病毒殺傷力特別強,不容輕忽。

面對新生兒腸病毒風險急升,疾管署今日宣布啟動應變工作小組,協同地方政府強化防治行動,全台89家重症責任醫院全面待命。並針對托嬰中心及產後護理之家展開感控查核,今年已查核510家托嬰中心與56家產後護理之家,其中354家與39家已確認合格。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提醒,腸病毒可透過產前、出生過程或接觸傳染,尤其產前若母體感染,病毒恐經胎盤傳給嬰兒。由於新生兒免疫力低,感染後易重症,建議準媽媽在產前14天避免人群、落實手部與呼吸道衛生,出現不適應告知醫師,並避免與新生兒接觸。

疾管署再次呼籲,家中若有新生兒,親友應暫時避免探視、親吻或接觸嬰兒,以降低傳染風險。成人或兄姊若身體不適,應與新生兒保持距離,落實勤洗手與消毒習慣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悼新北2殉職勇消!蔣萬安低頭默哀30秒 籲為傷者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