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疫情降5%仍流行 疾管署提醒:年節接觸小孩勿忘2步驟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仍處於流行期,疾管署今(7)日呼籲,民眾要持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特別是在寒冷天氣下,孩童可能懶得洗手,家長與教保人員應該輔導他們落實「濕、搓、沖、捧、擦」五步驟,使用肥皂勤洗手。此外,成人雖然感染腸病毒後多無明顯症狀,但仍可能傳染給幼兒,特別是在年節聚會期間,提醒民眾回家後先更衣、洗手再接觸幼兒,以降低傳染風險。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仍處於流行期,疾管署今(7)日呼籲,民眾要持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特別是在寒冷天氣下,孩童可能懶得洗手,家長與教保人員應該輔導他們落實「濕、搓、沖、捧、擦」五步驟,使用肥皂勤洗手。此外,成人雖然感染腸病毒後多無明顯症狀,但仍可能傳染給幼兒,特別是在年節聚會期間,提醒民眾回家後先更衣、洗手再接觸幼兒,以降低傳染風險。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疾管署今(24)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雖呈下降趨勢,但仍處於流行期。隨著年末聚會活動增加,人口密集和互動頻繁的環境可能提高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提醒民眾,無論大人或小孩都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特別是勤洗手,以降低感染風險。家長也應協助孩子遵循「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正確洗手,守護健康。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疾管署今(31)日表示,近期流感疫情持續升溫,國內已進入流行期。第52週(12月22日至12月28日)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0.9萬,急診占比更超過11.2%,突破流行門檻。今年自10月1日以來,已累計36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比58%,死亡人數達85例,創近10年流感季最高紀錄。疾管署提醒,流感威脅尚未緩解,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應盡快施打疫苗,加強保護力。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2024年台灣醫藥界掀起多起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包括醫療糾紛、食安問題等層出不窮。今年共發生了寶林茶室中毒案、蝸牛小米粽中毒案、蘇丹紅食安問題,以及引發爭議的電波拉皮診所事件。同時,腸病疫情至年底依然居高不下,成為民眾心中揮之不去的隱憂,《壹蘋新聞網》帶讀者回顧2024年的醫療大事件。
【林士為/綜合報導】近期天氣越來越冷,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早晚也冷,今晨(22日)最低溫出現在新北石碇9.5℃,中部以北及東北部低溫只有12、13℃。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指出,12月開始好多人生病,最近是病毒齊發的季節,提醒大家做好保暖。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延燒!疾病管制署今(10)日公布,今年全國累計第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患者為北部1名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根據疾管署資料,這名新生兒於11月18日因間歇性發燒、食慾差及活力不佳就醫,隨後因黃疸、輕微心跳過速及疑似敗血症等狀況,被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經檢驗確認感染克沙奇B3病毒並併發重症,所幸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順利出院。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台北市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11月24日至30日一週內,台北市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數高達2,246人次,刷新近10年單週最高紀錄,且已連續8週疫情呈現上升趨勢。113年全國累計7例腸病毒重症病例,其中台北市1例,主要以克沙奇A型為主。衛生局呼籲民眾保持勤洗手習慣,同時生病不上學防傳染。
【黃詩淳/綜合報導】近日有一名爸爸因女兒腸病毒停課一週,因此決定帶著一家三口到沖繩遊玩,還開心PO上網,讓網友看了直搖頭,痛批他們很自私,「完全沒考慮到潛伏期會傳染給別人」。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今日(26日),疾管署記者會指出,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上週全台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數達26077人次,創下今年新高,且較前一週增加14.8%。尤其國小和國中學生感染人數明顯上升,症狀以手足口症和疱疹性咽峽炎為主,但發燒不明顯,手腳紅疹較為突出。疾管署呼籲家長及學校加強防疫措施,確保孩童健康。
【黃詩淳/綜合報導】近來全台腸病毒疫情攀升,仍處流行期,台灣基進秘書長、醫師吳欣岱也分享自己的兒子曾因腸病毒的併發症入院治療,讓她顧兒就差點「去了半條命」,並曝光2招預防腸病毒的方法,「打疫苗、勤快地用肥皂洗手等」。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今日(19日)指出,上週門急診就診達22,313人次,較前一週上升4.8%,為十年來同期最高。疾管署呼籲家長,天氣轉冷孩童洗手意願下降,做好衛生防護是避免感染的關鍵,也提醒這波腸病毒疫情恐要到12月底才有望脫離流行期。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台北市衛生局指出,近一週的腸病毒疫情仍處於高峰且單週就診人次創下近2年來單週新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自11月3日至9日,台北市的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數高達1672人,且已連續5週呈現上升趨勢,呼籲民眾,腸病毒傳染力強,特別是發病後1週內,應特別注意防疫措施,尤其是防止家中兄弟姊妹互相感染。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今日(12日),疾病管制署(疾管署)通報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為來自南部的8歲男童。他在11月2日開始出現雙腳無力、疼痛和發燒症狀,隔天因症狀加劇,出現走路不穩等情況,被轉送至醫院加護病房治療。經檢驗確診感染克沙奇A16病毒,目前男童已出院,回家休養。疾管署提醒,腸病毒疫情仍處高原期,家長和教保人員應高度關注孩童健康,注意重症前兆。
【李家穎/綜合報導】秋冬轉涼腸病毒也跟著來襲,目前傳出的病例是5年來最嚴重,全台已經有331班停課,營養師高敏敏就分享,小朋友若中標腸病毒該怎麼飲食,除了要多喝水也要避開多種地雷食物。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5)日宣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確診感染克沙奇B4型病毒。這名南部不滿1個月的新生兒在10月上旬開始出現發燒、呼吸急促、心肌炎等症狀,情況嚴重後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經檢驗確認後,診斷為克沙奇B4型併發重症,目前狀況穩定,正在住院治療中。這起新增病例已是今年第6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疾管署特別提醒家長提高警覺。
【林士為/綜合報導】國內腸病毒仍處流行期,且呈現上升趨勢,疾管署資料顯示,第38週(9月15日至9月21日)門急診就診計16,253人次,較前一週(14,856人次)上升9.4%,疫情處高點。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透露,腸病毒還在肆虐,近期看診持續性看到腸病毒的寶寶和小孩,並示警爸媽要注意不要吃小孩吃剩的食物,不然也難逃中標。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今(29)日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上週就診人數達18266人,連兩週攀升,為近十年同期新高,預計疫情要到12月底才可能脫離流行期。疾管署呼籲民眾加強手部衛生,尤其是在吃東西、玩幼童或接觸病患前後都應確實清潔,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施養正/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疾管署22日提供的資料顯示,13日至19日腸病毒相關就診,共1萬6288人次,較前一周提高2.1%,其中克沙奇A6型比例逐漸增加。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約37%的小朋友在感染克沙奇A6型後1至2個月,會有指甲脫落的狀況。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上週國內腸病毒疫情再度升溫,門診及急診就診人數達到16288人,較前一週增加2.1%,成為近五年來同期最高點。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雖然腸病毒尚無新增重症個案,但疫情依然嚴峻,預計要到11月中旬才有望脫離流行期。羅一鈞強調,家長和教育機構應該持續保持警覺,特別是幼兒的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潔至關重要。
【林士為/綜合報導】近期天氣轉涼,季節性流感病例逐漸增多,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最近門診病患暴增,A流、B流就讓人應接不暇,咳嗽、感染、病毒群魔亂舞,工作量大到讓人感到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