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雜誌統計顯示,2022年截至12月底,北台灣各縣市除了宜蘭縣,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縣市的預售屋平均成交價,悉數高於新成屋的成交均價,價差最大為新竹縣市每坪5.1萬元,最小為基隆市每坪2000元,反觀宜蘭縣的新成屋均價比預售屋每坪貴5.2萬元。

換句話說,現階段在北台灣購買新成屋,價格普遍雖比預售屋便宜,實際上價差不明顯,依照統計數據換算,例如在基隆買一棟50坪的新成屋,總價只比買一棟50坪的預售屋便宜10萬元。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預售屋限制換約的討論有望提升新成屋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但目前北北桃基預售屋、新成屋每坪價差都不到3萬元,尤其不少成屋是預售完工後的重推案,可售戶別有限而且偏大,針對小資族、期待購買小坪數的消費者而言,預售屋仍有產品選擇多、購屋門檻低、付款壓力較小等優點,即便外界預期修法可能促成房市轉向成屋市場,預售屋現階段仍是市場首選。

《住展》雜誌統計顯示,2022年截至12月底,北台灣各縣市除了宜蘭縣,包括台北市、新北市等其他縣市的預售屋平均成交價,悉數高於新成屋的成交均價,不過每坪價差大多不到3萬元。住展雜誌彙整提供
《住展》雜誌統計顯示,2022年截至12月底,北台灣各縣市除了宜蘭縣,包括台北市、新北市等其他縣市的預售屋平均成交價,悉數高於新成屋的成交均價,不過每坪價差大多不到3萬元。住展雜誌彙整提供

成采錡認為,宜蘭的新成屋均價高於預售屋,主要與本地人的購屋習慣有關,居民更青睞新成屋以及單價較高的透天產品,因此推案大多採取先建後售模式,連帶催生新成屋價格高於預售的特殊情形。

她補充說明,近年房價變化最大的是新竹縣市,2021年12月新成屋的價格每坪還比預售屋貴2.7萬元,直到今年12月兩項產品的價差逆轉,預售屋每坪均價已經比新成屋貴5.1萬元,主要是近年精華區買盤外溢,加上建商往二、三線地區推出預售屋有關,區域出現跟漲效應拉抬預售屋行情。

她總結表示,預售屋限制換約的法案一旦通過,短期內將壓抑預售屋市場買氣,長期可能造成預售屋推案量減,部分買盤將轉往成屋市場,不過成屋供給面臨兩大不利因素,首先是營建業的缺工問題仍在,延遲完工的情形未見改善,其次是房地合一2.0實施衍生5年重稅閉鎖期,限制二手市場的成屋委售量,倘若成屋供給未能及時釋出,面對房市政策逼進成屋市場,成屋因應市場需求恐將朝向高房價邁進,未必有利於消費者撿便宜,這是後續必須留意的部分。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同屬北市房價落差大 中山區植福路單坪均價破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