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曾經針對公辦都更提出三個策略:「早進場、擴量能、增彈性」。其中早進場是因為現在民眾參與意願的門檻要90%,政府才能進場,所以他主張降低門檻,讓政府即早介入;擴量能是因為現在推動公辦都更人力不足、流動率高,未來將透過增加預算補充人力,達到擴張量能;增彈性是希望未來針對有公共安全疑慮,以及過去有特殊歷史背景的整宅,透過專案方式檢討基準容積率,提升民眾參與意願。
對此,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同意此觀點,但也提出,問題是要如何實踐,應理解都更的多元價值、多元觀念、多元做法、多元教育應被更多人認識,尤其都更現狀有很多問題來自於民眾和業者雙方的不信任,觀念不一致造成,需要有具體步驟提出全面性檢討,以及配套的安頓計劃,可以先從小型的實驗計劃做起。
舉例來說,最基本的都更教育,像是現在都更方式多元,與過往印象多由建商推動大不相同,除了找建商外,住戶可以自辦都更,甚至申請公辦都更,所以作為推動都更的實施者由誰來擔任,決定採用哪一種方式都更,民眾資訊一定要透明。
房市專家何世昌補充說:「公辦都更增加量能確實可以加速,但是一般民間的自辦都更無法加速,因為自辦都更屬於產權私有制,政府也無法介入,因此公辦都更加速仍無法帶動自辦都更的腳步,目前在實踐上仍有許多限制。」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楠梓再創新高 茂德「高大之森」最貴單坪46萬4字頭佔比僅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