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近期因DeepSeek推出震撼市場,短期內削弱市場對AI硬體需求的預期,但低成本AI模型的問世,反而可能進一步促進AI產業發展。DeepSeek的創新技術降低企業導入門檻,並未改變先進晶片在AI應用中的關鍵地位。無論是DeepSeek或其他AI技術突破,對算力資源的需求仍然強勁,OpenAI、輝達(NVIDIA)、ASML等科技巨頭皆表態持續看好AI發展。

根據經濟學《傑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技術進步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反而可能使需求增加。野村投信指出,DeepSeek的興起有望加速全球AI技術普及,推動AI產業快速迭代。儘管電子科技類股短期受DeepSeek事件影響,但AI產業長期向上的趨勢未變,投資人可趁此機會分批布局,參與AI市場的長期成長。

ASML執行長Christophe Fouquet認為,低成本AI模型的發展將刺激市場對AI晶片的需求。他強調,超大規模運算公司(Hyperscalers)持續加大AI研發投入,並未因低成本模型而削減資本支出。此外,ASML目前並未收到客戶對於DeepSeek影響AI晶片需求的負面回饋,顯示市場擔憂可能被誇大。

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更在社群平台X引用《傑文斯悖論》評論DeepSeek的影響:「隨著AI變得更有效率且易於使用,我們將看到AI應用量激增,成為無法滿足的市場需求。」這進一步證明AI技術的發展仍將推動算力與先進晶片需求提升。

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的預測,2025年全球AI市場規模將達3270億美元,年增38%。IDC報告則顯示,2025年全球企業AI支出將達2270億美元,並預計2030年超過19.9兆美元,顯示AI市場快速成長的潛力。

0935野村台灣創新科技50 ETF經理人林怡君表示,較低的AI訓練成本將促使更多企業採用AI,而高效AI模型的發展將降低推理成本並提升效率,進一步帶動AI硬體需求。隨著各產業積極發展AI,強大算力與先進晶片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近期美國主要雲端服務業者如Meta、微軟等公布財報顯示,2025年四大雲端服務商的資本支出(Capex)總額將達3200億美元,高於市場原先預估的2750億美元,顯示科技巨頭對AI發展仍抱持高度信心。

從長遠來看,全球AI競爭加劇將加速技術普及,帶動AI產業鏈的整體成長。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與AI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相關產業如晶圓代工、IC設計、封測、散熱與電源管理等領域都將持續受惠。

00935野村台灣創新科技50 ETF為全台首檔將「研發費用」納入成分股篩選條件的市值型ETF,追蹤「台灣創新科技50指數」,採取嚴格的篩選流程,包括創新產業篩選、市值門檻、ESG標準等。此外,該ETF選股還需通過研發創新度、股價動能與獲利能力等多重考核,確保所選股票兼具成長潛力與財務穩健性。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不受美國課徵鋼品關稅影響 台股漲收23,384.05點 台積電小漲5元收11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