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蘭回應,台灣與美國的建廠成本不只是翻倍,而是4倍,補助45%其實也才一半,因為一開始沒有學習曲線,而且當地沒有供應鏈,連要打造無塵室都很難,但隨著供應鏈進駐並逐步成熟,預計最終成本可以來到2倍左右。徐秀蘭表示,雖然在美國投資成本高,但憑藉美國政府的補助,以及從美國出貨到全球不用課關稅的策略來看,該投資案仍具有高度價值。

對第三季展望,環球晶坦言,由於部分客戶提前拉貨至第二季,使第三季營收承壓,加上新廠折舊墊高,毛利率仍面臨挑戰。不過,公司強調,美國新廠營收將於明年大幅放量,今年僅有小規模送樣,明年全年營收可望明顯跳升,12吋晶圓也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環球晶說明,公司2024至2025年為投資高峰期。折舊將隨廠區完工逐步墊高,針對股利政策,環球晶仍將遵循提列法定公積後分配50%以上原則,但因擴產壓力,實際配發可能趨近下限,以兼顧投資與股東報酬。

至於232條款調查,環球晶指出,目前半導體產品仍在美國總統川普豁免清單內,輸美晶圓暫無需課稅,但最終稅率可能依出口國別落在100%至300%區間,預計2週後會公布半導體關稅稅率,但實際的稅率與影響,可能要等到明年才會更清楚。

環球晶強調,透過在9個國家設廠,並建立跨廠區驗證機制,能依稅率、匯率與運輸成本調度產能,維持供應彈性與競爭力。另在多晶矽原料方面,公司已於亞洲、歐洲與美洲布局多元供應商,確保不因地緣或貿易摩擦而斷鏈。

延伸閱讀:半導體關稅100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富智康通過ISO 37001反賄賂認證 誠信經營獲國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