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桌面顯示的並不是iPhone的冷卻模式,而是在iOS15後推出的專注模式。內建的專注模式有「勿擾模式」、「個人」、「工作」與「睡眠」4種,可以讓用戶依照不同情境選擇想要接受的聯絡人通知、允許的App通知,但除了預設的4種外,iPhone用戶還能透過「設定」>「專注模式」>右上角「+」新增>「+自訂」,這時就能在下方選擇想要呼應的emoji圖案與輸入自己想命名的模式名稱,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帶著雪花的「冷卻模式」。因此可想而知,這樣的「冷卻模式」,能調整的並沒有手機的溫度,只能調整要將哪些通知設為靜音、螢幕中要開啟的鎖定畫面或主畫面等。

iPhone自訂專注模式。記者/趙筱文攝影。
iPhone自訂專注模式。記者/趙筱文攝影。

雖說無法透過手動設定冷卻模式,但其實蘋果也為iOS和iPadOS裝置內建防止過熱的保護功能。如果裝置的內部溫度超出正常操作範圍,裝置會嘗試調節溫度來保護內部組件。如果裝置的內部溫度超出正常操作範圍,可能會發生以下變化:充電緩慢或停止,包括無線充電、螢幕畫面變暗或變黑、行動無線電進入低耗能狀態,此時訊號可能會變弱、相機閃光燈或其他相機功能可能會暫時停用、使用某些App或功能時效能變差,如影格率降低或處理時間變長。

此外,如果用戶正在導航,裝置可能會顯示下列提示並關閉顯示器:「溫度:iPhone 需要冷卻」。導航仍會提供語音轉向導航路線,在接近轉彎處時亮起顯示器,引導用戶通過彎道。若是iPhone超過特定溫度臨界值,畫面會顯示過熱警告畫面,此時的iPhone可能還是可以撥打緊急電話。如果想要盡快恢復iPhone一般使用,蘋果也建議將裝置關機並移到較涼爽的環境(避免陽光直射)中冷卻。

iPhone溫度過熱畫面。翻攝蘋果網頁。
iPhone溫度過熱畫面。翻攝蘋果網頁。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灣人力缺口2040年達50萬人 經長郭智輝「草船借箭」國外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