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行之發文指出,還好9月25日的時候才說Intel換了CEO陳立武,也換了執行力,多了老朋友資金加持,少了美美的PPT,以後暫不稱呼其為阿斗了,先還其名,但繼續留業查看。陸行之表示,陳立武沒讓投資人以及最近加碼的美國政府、軟銀孫正義、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失望,第三季不僅轉虧為盈,盤後股價突破40,盤前/盤後合漲超過10%,第四季雖然會重回虧損,但結構性改變正逐步發生。

陸行之也列出本次財報六大重點:

第一,英特爾第三季營收為136.5億美元,季增6%、年增5%,毛利率38%,皆高於市場預期,加上研發支出、銷售支出的裁減(裁員),營業利潤/虧損率從從2025年第二季-25%,2024年第三季的-45%轉正為5%。

第二,英特爾資料中心設計業務雖然營收緩慢回升,但部門獲利結構改善明顯,從去年同期的9%及今年第2季的16%到第3季的23%,雖然這沒有包括晶圓製造部門承擔的虧損。

第三,晶圓製造部門雖然還在賣100虧55元,但已經比去年同期的賣100虧133,及今年第2季的賣100虧70好多了。

第四,資本密集度(Capital density)從去年同期的49%及上季度的28%大幅降低至18%,看起來英特爾花不完之前說的180億美元資本開支,但公司應該不會大聲嚷嚷,否則不是打臉川普的讓美國製造再度偉大?

第五,第四季指引營收比上季下降6%到上升1%,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比市場預期差1個百分點,毛利率從第三季38.2%又下跌到34.5%,公司將重回虧損,但僅小虧6億多美元。

第六,英特爾今年股價已從底部回升翻倍,但要更上層樓,靠著第四季指引指引明顯不足,結構性變化必須持續。

陸行之另外分享幾個後續觀察點:

第一,除了美國政府、軟銀、輝達外,還有哪些大咖客戶會學OpenAI 永動機槓桿模式,砸錢投資英特爾(讓英特爾利息賺飽飽)加下單賺投資差價。

第二,何時分割季虧20億/年虧超過80億的燙手山芋晶圓代工部門?台積電是否共襄盛舉加技術入股?

第三,是否推出殺手CPU/GPU產品,可以從AMD/ARM手上拿回些份額? 跟輝達、微軟在資料中心與及AI PC新產品研發進度?

英特爾在財報電話會議表示,公司已經收到來自美國政府57億美元資金。陳立武則是指出,英特爾正致力於達成川普政府推動的美國半導體本土製造願景,並自豪成為美國政府的重要合作夥伴。

從各事業群表現來看,產品事業部(Products Group)營收127億美元、年增3%,有85億美元來自包括PC與筆電晶片的客製化運算事業部(Client Computing Group),41億美元來自資料中心CPU、年減1%。英特爾強調,希望透過與輝達合作,提高資料中心CPU營收表現。

至於晶圓代工部門(Intel Foundry Division)營收為42億美元、年減2%,虧損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58億美元明顯縮小,也優於上季32億美元虧損,該部門幾乎來自於英特爾自家產品訂單,不過,目前正積極追求外部客戶,希望可以扭轉頹勢。

英特爾在本月初也正式發布新一代客戶端處理器Panther Lake,為英特爾首款採用 Intel 18A 製程技術的處理器預計今年底開始出貨。英特爾強調,這項先進製程完全於美國研發與製造,象徵美國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技術領導地位再下一城。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光送樣192GB SOCAMM2記憶體 AI資料中心節能架構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