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表示,這名瘧疾死亡個案,為5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曾至奈及利亞,但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入境後出現發燒而就醫,採血檢驗發現疑似瘧原蟲,且已具重症跡象,經通報檢驗於12/1確診感染「惡性瘧」,隔日個案血壓偏低,且出現多重器官衰竭、腦水腫及敗血性休克等症狀,病況惡化後不幸死亡。

疾管署指出,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的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可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及惡性瘧最常見。

疾管署說明,瘧疾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早期症狀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12/11共計5例瘧疾病例,均為境外移入,較2020年到2022年同期為高,但低於COVID-19疫情前的2014年到2019年同期。今年的5例瘧疾案例,分別為4例外國籍及1例本國籍,發病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檢出病原體分別為間日瘧3例及惡性瘧2例,感染國家為衣索比亞2例、象牙海岸、印度及奈及利亞各1例,其中1例死亡。

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國內自2014年以來累計73例瘧疾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年齡以21-50歲為多,占67%,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

瘧疾說明。疾管署提供
瘧疾說明。疾管署提供
瘧疾說明。疾管署提供
瘧疾說明。疾管署提供

台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執行長盧佳文建議,國人出國旅遊前,應先查看疾管署網站「國際旅遊處方箋」,了解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況,並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和旅遊計畫,到旅遊醫學門診進行諮詢和預防接種。

盧佳文也提醒,將前往瘧疾高風險的地區,例如非洲、南亞、中南美洲等的民眾,建議在旅行前諮詢醫師意見及取得預防用藥,並在旅行前、旅途中及返國後依照醫囑,使用瘧疾預防藥物,旅行期間也應採行防蚊措施,降低感染瘧疾的風險。

出國注意事項。疾管署提供
出國注意事項。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則提醒,秋冬為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建議國人出國旅遊前應完成新冠XBB疫苗及流感疫苗接種;若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一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途中,也應落實良好衛生習慣及個人防蚊措施。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憋尿有3大風險!上限次數曝光 這些人應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