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傍晚,教宗良十四世搭乘直升機降臨,向興奮的人潮揮手致意、祝福祈禱——他甚至接住了群眾丟來的一顆網球,展現了他對這項運動的熱愛與技巧。
在羅馬托爾韋加塔(Tor Vergata)區舉行的祈禱守夜活動結束後,群眾便露宿星空下。翌日清晨,教宗良十四世再次現身,主持主日彌撒。
對於這位上任不到一百天的新教宗而言,這場青年盛會是其教宗任期的第一次大考,檢驗他能否與教會年輕世代建立連結。梵蒂岡表示,僅周日的彌撒就吸引超過一百萬人,是他任內最大規模的活動。
良十四世的前任教宗方濟各,以親切風格深受年輕人喜愛,他經常拋開事先準備好的講稿,與群眾對話,甚至願意面對青年提出的尖銳問題,例如信仰流失、墮胎與性侵議題。
良十四世的風格與方濟各不同。這位出生於芝加哥的教宗多遵循講稿,並倚重梵蒂岡的支持,這是其較具顛覆性的前任經常避開的作法。
儘管如此,教宗良十四世仍展現出他以安靜魅力和真誠贏得年輕人共鳴的能力——他並不以激烈言行或辛辣演說打動人心,而是以溫和的領導方式引導群眾。
這場作為天主教禧年慶祝活動一部分的青年盛會,讓教宗既擁抱年輕人的熱情,也安排靜思時刻。周六晚上,他跪在主祭壇前,帶領全場靜默祈禱,群眾也隨之安靜下來。
良十四世的任期仍在起步階段。他展現出延續方濟各改革精神的決心,但也尚在適應角色。熟悉他的人表示,他處事謹慎,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觀察與傾聽,才會進行重大人事任命或關鍵決策。
身為奧斯定會修士,他的靈修風格偏向內省沉思。以相對年輕的69歲成為教宗的他——就如周六他親自扛著大型木十字架登上主祭壇時所展現的體力——並不急於求成。關鍵問題之一是他如何管理羅馬教廷(Roman Curia),這個機構方濟各曾繞過甚至批評。良十四世展現出願意與該機構合作的意圖,但同時也必須避免受其控制。
部分梵蒂岡觀察家指出,教宗仍需要找到自己的聲音,更有效地發揮他在語言上的優勢。
在此次青年活動中,良十四世更加靈活運用多語言,在西班牙語、英語與義大利語之間切換。周二晚上,他出人意料地在歡迎彌撒後現身,令現場氣氛沸騰。
「你們是世界的光!」他用英文這麼對群眾喊道,贏得如雷掌聲。

天主教也培養數位傳教士網紅
儘管西方國家主流宗教的年輕信徒持續流失,但有研究指出,天主教在Z世代中似乎反而引發新興興趣。在此次活動中,教宗於聖伯多祿大殿甚至接見了被稱為「數位傳教士」的社群媒體影響者們,他們嘗試以新方式與年輕世代對話。
其中一位是曾經是精釀啤酒釀造師的荷西德烏爾基迪(José De Urquidi),向CNN表示:「就像過去的傳教士學習新語言與文化一樣,今天的天主教網紅將永恆真理轉譯成數位原生世代習慣的即時、視覺語言,進入Z世代的文化語境。」
與喜歡翻閱報紙的方濟各不同,良十四世教宗是首位佩戴Apple Watch、親自寫電子郵件的教宗。他比歷任前任更了解網路新聞與社群媒體世界——也包括其危險性。
他周六提醒年輕人:「如你們所知,今天有演算法決定我們該看什麼、該怎麼想、該交什麼朋友。我們的人際關係因此變得混亂,甚至焦慮。」
在政治與各方面都不穩定的當下,許多年輕人也希望教宗能為邊緣人發聲。
來自教宗家鄉芝加哥、17歲的阿吉雷(Victoria Aguirre)說:「我真的希望他能為我家人、為我們國家的移民與難民祈禱,為他們祈求和平與庇護、安全。」
來自新墨西哥、18歲的赫南德茲(Damian Hernandez)則在等候教宗時表示,希望教宗能強調接納移民的重要性:「尤其是考量到美國目前的大規模遣返情況。」
在羅馬的美國朝聖者中,對這位講著他們語言與文化的教宗格外有親切感。週日彌撒前,教宗用英文向群眾致意後,部分人群高喊「Viva il papa(教宗萬歲)」,而當他在聖伯多祿廣場上收到來自奧雷里奧(Aurelio’s)餐廳的芝加哥深盤披薩時,神情顯得格外開心。
在當選教宗前,他是伊利諾州霍姆伍德(Homewood)一間餐廳的常客。如今身為教宗,良十四世已無法再低調外出享用一片披薩了。
他在週日彌撒尾聲這麼說:「我們與加薩的年輕人同在,我們與烏克蘭的年輕人同在,」在年輕人準備啟程返家之際,他告訴他們:「我的年輕弟兄姊妹們,你們正是這個世界能有所不同的明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