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塞瑞斯太空船命名是整體任務的縮寫,全名是太陽系起源、光譜解析、資源識別、安全保障、小行星風化層探索者(Origins, Spectral Interpretation,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Security-Regolith Explorer,),2016年9月發射升空,飛向原名「1999 RQ36」的「貝努」小行星(Bennu)。

 

太空船採取樣本之後的模樣。美聯社
太空船採取樣本之後的模樣。美聯社

2020年10月20日,歐塞瑞斯號在貝努表面著陸,伸出機械手臂,採集了大約250公克岩石和塵埃樣本。學者說,這些樣本有助於了解行星的形成與生命的起源。

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表示,即使樣本數量那麼小,也應該能「幫助我們更瞭解能威脅到地球的小行星類型」,且揭開「太陽系,最早期歷史」的面紗。

NASA科學家賽門(Amy Simon)告訴法新社說:「這次帶回來的樣本具有歷史意義,因為那是阿波羅任務獲得的月球岩石後,我們帶回地球最大的樣本。」

但她也承認,太空艙返回地球,需要「具危險性的操作」。

NASA在8月底於猶他州沙漠進行「彩排」,模擬太空艙張開降落傘下衝的情況。NASA照片
NASA在8月底於猶他州沙漠進行「彩排」,模擬太空艙張開降落傘下衝的情況。NASA照片

載有太空樣本的太空艙預計於美東時間24日上午10時在猶他州西部沙漠著陸,NASA將於台灣時間24日晚間10時起在YouTube頻道NASA官網直播降落過程。

歐塞瑞斯號在著陸前4小時,從超過10萬8000公里的高空釋放太空艙。

穿過大氣層期間發燙的階段,只會在最後13分鐘發生,太空艙將以每小時超過2萬7000英里(約4萬3452公里)的速度向下衝,屆時溫度會高達攝氏2760度。

 

 

圖為歐塞瑞斯號拍到的「貝努」小行星照片。美聯社
圖為歐塞瑞斯號拍到的「貝努」小行星照片。美聯社

軍方的感測器會監測它快速下降的過程,然後它會連開兩個降落傘減慢速度,如果降落傘出問題,就會發生「硬著陸」。如果順利,太空艙將於美東時間10時42分穿過地球大氣層,13分鐘後降落地面,NASA團隊會等幾個小時,先把太空艙移到隔離室靜置,隔天再送到休士頓的太空中心「開箱」。

若發現太空艙可能錯過目標著陸區,NASA控制人員可能會在最後一刻決定不釋放太空艙。

那太空探測器將保留樣本再繞行太陽一次,科學家就必須等到2025年才能再次嘗試讓樣本著陸。

而若計畫成功,歐塞瑞斯號將前往另一顆小行星。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火星直升機創新號鎩羽「原地退役」 NASA:再也不能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