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月起台電已經由虧轉盈,曾文生分析,台電這3個月賺錢最大因素仍是燃料價格,燃料進口價格也和新台幣匯率有關,中油今年天然氣價並無幫台電分攤,另一大原因則是去年台電也有做電價調整。不過他表示,台電的問題在於扛下穩定物價責任,導致累虧逾新台幣4000億元,仍待政府補貼支持。

台電官網揭露財報,台電今年前6月稅前虧損155億元,虧損已較去年同期602億收斂許多。曾文生說,台電真正問題不在損益兩平與否,他舉例南韓國營韓國電力公司(KEPCO)去年就已達損益兩平,是因電價調幅高,有些國家則接受政府補貼。

他表示國際天然價格飆升時,台電扛著台灣物價,影響CPI有能源、糧食兩大關鍵,台電擋住一個,讓國內價格相對穩定,台電有付出代價,盼4000多億元累虧能處理,台電財務改善路徑和行政、立法單位決策相關,台電會適時說明財務情況。

後續安檢程序部分,曾文生指出,社會對於核電重啟有諸多不同意見,過去10年來雖然民眾對核能使用偏好有所改變,但台灣要使用核能關鍵仍是安全,台電將先針對核一、核二、核三展開現況盤點,例如過去核一廠被認為裝置容量小、機組老舊,且與日本福島電廠同型,諸多理由總需要整理清楚,從成本到可能的風險一一釐清,並向社會說明,確認有條件後,才會啟動賴總統所說的自我安檢。

曾文生表示,啟動盤點的前提是將爐心清空,核一廠1號機爐心已清空,2號機預計爐心明年8月清空,但因部分輔助機械已拆除,得先安裝回去,其所需時間、成本都須納入考量,美國佛州的水晶河核電廠(Crystal River)就是因設備更換不順,延役失敗;核二廠因在北東電網區域範圍,被視為最有價值的核電廠,但其乾貯設施現正興建,明年底才能開始將爐心燃料棒移出;核三廠則是可以立即開始盤點;核四廠沒有相關規劃。

曾文生表示,各核電廠情況不同,難以預估盤點時程,會適時向外界說明盤點進度,未來完成盤點、資訊充分揭露後,若社會接受度高,也不見得要再舉辦公投。

至於經濟部長人事異動,曾文生指出,過去經濟部長都支持台電爭取預算,除了盼國會同意外,政府也有新的財劃法等難題要面對。

延伸閱讀:核三重啟公投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綠推中心爆弊案!泓德能源證實遭檢調搜索 強調營運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