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動向方面,外資連兩週賣超之後,本週轉為回補台股357.58億元,投信也同步加碼49.91億元,僅有自營商逢高調節92.68億元,且為第三週站在賣方,三大法人單週合計買超314.81億元。

黃新迪表示,AI題材持續發威,台股本週在權值股領軍、美股多頭加持之下,多方上攻態勢鮮明,加權指數不僅連續4天改寫歷史新天價,週五甚至收在最高點,AI題材從輝達接棒給蘋果,延續科技產業這波強勢上漲。眼見現階段台股維持強勢多頭格局,短線可能出現修正乖離的技術性拉回,此時宜聚焦2025年具有成長性之評價面合理的AI類股,同時亦可增加高殖利率個股部位。

黃新迪指出,目前有四大科技族群利多因子,包括晶圓龍頭大廠的CoWoS產能開出,有利於供應鏈後段廠商營收表現,相關效應也會慢慢擴散至下游廠商,再來是通用型伺服器需求開始復甦、液冷伺服器、AI PC需求浮現,以及蘋果高階AI手機有望帶動換機潮。

黃新迪分析,美國本週公布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結果意外月減0.2%,創下7個月最大減幅,再次證明美國通膨壓力放緩,此外,美國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激增至24.2萬人,創10個月來最高紀錄,反映就業市場持續降溫。兩大數據公布後,市場對於聯準會9月降息的預期再度攀升,根據歷史統計,聯準會降息前2至3月,美股見高的機率大,由於台股目前與美股具有高度連動,美股續強,台股則沒有弱勢的理由。

黃新迪仍提醒,時間進入股東會旺季,各大龍頭企業對於未來的展望值得留意,另外需注意短線漲多後可能出現拉回走勢,以及融資餘額創新高,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禁令等,因此選股上,下半年建議採集中持股,挑選真正受惠於AI挹注的相關成長企業。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開低走高 終場小漲62.27點收在22875.9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