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43 項結果


2025年1月全球電動車銷量出爐 中國持續領跑、歐美市場備受關注

2025年1月全球電動車銷量出爐 中國持續領跑、歐美市場備受關注

【記者林浩昇/綜合報導】根據英國倫敦分析機構 Rho Motion 最新數據,2025 年 1 月全球電動車銷量達到 130 萬輛。雖然與 2024 年 12 月相比下滑 35%,但這主要是因為去年 12 月的銷量創下歷史新高。若與 2024 年 1 月相比,全球電動車市場則成長了 18%。

福斯原廠認證中古車穩健拓展市場 Golf與Tiguan列銷售榜首

福斯原廠認證中古車穩健拓展市場 Golf與Tiguan列銷售榜首

【記者林浩昇/台北報導】台灣中古車交易成長潛力巨大,Volkswagen Certified Pre-Owned福斯原廠認證中古車服務穩健拓展市場,擁有133項數位化檢測項目及透明化車況檢測,確保車輛的高品質,更隨著擴大電動車需求增加對應檢驗重點,提供消費者相當於新車的安心保證。業者表示,其中休旅車系Tiguan 和擁有5+2人座的Tiguan Allspace總銷售佔比25.6%,與經典掀背車Golf一同名列中古車銷售榜首。

馬斯克喊特斯拉將有平價版EV! 3檔電動車ETF股價跟著拉風

馬斯克喊特斯拉將有平價版EV! 3檔電動車ETF股價跟著拉風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全球電動龍頭大廠特斯拉(Tesla)最新公布第三季財報超乎市場預期,執行長伊隆.馬斯克重申計劃2025年上半年將推出價格低於3萬美元的平價電動車型,並強調2025年特斯拉汽車銷量將成長20~30%,大舉激勵24日「含特量高」的國內電動車ETF三雄股價大漲,包括特斯拉佔第一大持股的新光標普電動車ETF(00925),大漲1.29%表現最佳。

行競科技浸沒冷卻技術巴黎首秀 3大解決方案加速電動化革命

行競科技浸沒冷卻技術巴黎首秀 3大解決方案加速電動化革命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全球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先鋒行競科技(XING Mobility)17日宣佈首次參與全球五大車展之一的2024巴黎車展(2024 Paris Motor Show),展示從電動車電池到移動式充電裝置的全方位浸沒式冷卻電池解決方案;同時,現場首次展出了CTC(Cell-to-Chassis)底盤式浸沒式冷卻電池樣品,提供電動乘用車新解方。行競科技自9月正式啟用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典範工廠後,持續向全球量產輸出浸沒式冷卻技術,展現MIT的研發製造實力。

歐洲第1季電動車銷量年增逾13% 特斯拉這款最暢銷

歐洲第1季電動車銷量年增逾13% 特斯拉這款最暢銷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的最新報告,2023 年第 1 季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銷量較同期成長超過 13%。儘管歐洲整體乘用車銷量已有改善跡象,但尚未回復到 COVID-19 疫情暴發之前的水準。

1月全球電動車銷量下滑26% 補助縮減或成主要放緩原因

1月全球電動車銷量下滑26% 補助縮減或成主要放緩原因

【記者林浩昇/綜合報導】在汽車產業電氣化的進程中,近幾年來過去全球傳統車廠,紛紛搶進這塊未來的新藍海,推出的新車性能、科技及續航表現也往往成為車迷焦點;但根據數據分析,近幾個月全球電動車需求似乎明顯放緩,使得有部分車廠必須暫時調整電動車銷售策略,而這是否說明電動車市場已呈現飽和?

才喊要取消電動車補助!川普稱他是「馬斯克粉絲」 外媒解釋背後動機

才喊要取消電動車補助!川普稱他是「馬斯克粉絲」 外媒解釋背後動機

【記者呂承哲/綜合外電】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前美國總統川普遇刺之際,在社群平台X宣布他將全力支持川普競選美國總統,然而,電動車市場的客群與川普的支持者不盡相同,反而川普副手、現任俄亥俄州參議員范斯(J. D. Vance)還推出過取消電動車補助法案,身為川普極力爭取的鐵鏽帶選民,更是油車發展重地,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兩人在近幾週的關係也出現變化。

國際能源總署:2024全球電動車占比估增至20%

國際能源總署:2024全球電動車占比估增至20%

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天發布報告指出,去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成長35%至空前新高1400萬輛,在全球汽車銷售占比增4個百分點至18%;今年銷量估將達1700萬輛,占比升至20%。

中鋼開發極薄板電磁鋼 供貨電動車廠年訂單量達4500公噸

中鋼開發極薄板電磁鋼 供貨電動車廠年訂單量達4500公噸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中鋼(2002)近期成功開發針對電動車馬達使用的極薄板電磁鋼20CS1200FY產品,厚度僅有0.2mm,強度可達430MPa,與常規產品相較,厚度減薄20%,強度提升5%,鐵損也降低約6%,並正式供應予國際知名車廠,每年訂單量上看4,500公噸,力助中鋼提高精緻鋼品銷量占比,朝精緻鋼廠目標邁進。

特斯拉對上比亞迪 中國電動車市場大戰

特斯拉對上比亞迪 中國電動車市場大戰

【李尚宇/綜合外電】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最新宣布其獲利下降,原因是市場對電動車需求減弱,以及國內車輛銷售的削價競爭。比亞迪已降低了部分最新車型的價格,以吸引那些對高單價商品持謹慎態度的買家。

因應電價調漲 U-POWER宣布調整超高速充電站費率

因應電價調漲 U-POWER宣布調整超高速充電站費率

【記者林浩昇/台北報導】旭電馳科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因應近期臺電調漲電價,且電價漲幅高達15%,旗下U-POWER超高速充電服務將自6月3日中午12:00起調整充電服務費率,調幅為10%,低於電價之漲幅。調整後之U-POWER會員充電費率為每度電9.9元,非會員則為每度電11元,並維持U-POWER全國單一價。U-POWER全臺各站點均為專用場地,不需另付停車費。

特斯拉Q1交車數太慘!長期多頭不忍了吐心聲 要馬斯克做1件事

特斯拉Q1交車數太慘!長期多頭不忍了吐心聲 要馬斯克做1件事

【記者呂承哲/綜合外電】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公布2024年第1季交車數據,達38萬6810 輛,遠低於市場預估的45萬輛平均值預測,更遠遜於去年第4季的48.2萬輛,甚至創下2020年以來首度年減紀錄,全季生產量達43萬3371輛,同樣低於市場預期,導致該公司股價周二(2日)盤中一度大跌近7%,收盤收斂至跌近5%。對此,特斯拉長期多頭、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警告,雖然已經預期會很糟糕,但這是一場難以解釋的徹底災難,若不能努力扭轉局面,公司可能會面臨「更加黑暗的日子」。

賣蘋果股票買進特斯拉? 巴菲特恐因這事實不聽馬斯克勸告

賣蘋果股票買進特斯拉? 巴菲特恐因這事實不聽馬斯克勸告

【記者呂承哲/綜合外電】 美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投資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近日公布2024年第一季財報,同時揭露現金部位來到創紀錄的1889.9億美元,換算成新台幣高達6兆元以上,顯見市面上很少巴菲特想要投資的項目。對此,也有出席波克夏股東大會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提議,應該買進特斯拉股票才對,然而,若以巴菲特價值投資、尋找便宜的標的的角度,馬斯克恐怕要失望了。

市場信心回籠、權值股上漲!台股收漲188點 台積電漲12元

市場信心回籠、權值股上漲!台股收漲188點 台積電漲12元

【記者呂承哲/綜合報導】台股延續上周大跌774點頹勢,周一(22日)終場持續收黑,美股卻呈現不同局面,由於中東局勢緩解、衝突並未進一步擴大,油價從高點回落,美股4大指數周一全面收紅,科技股、半導體指數漲勢更是超過1%,台積電ADR上漲。台股周二(23日)開盤漲近300點,台積電股價上漲16元或2.16%。

日盛投信看好今年電動車成長35% 可留意智能車概念基金

日盛投信看好今年電動車成長35% 可留意智能車概念基金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觀察今年1月全球主要地區電動車銷量,歐洲部分國家受到電動車補貼政策到期,使得銷量月增率承壓;此種現象也發生在中國,受到去年底中央補貼結束,民眾趕在年底前搶購,提前釋放購車需求,使得今年1月,電動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6.3%。

汎德永業去年獲利突破兩個股本 擬發18元現金股息、殖利率近6%

汎德永業去年獲利突破兩個股本 擬發18元現金股息、殖利率近6%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汎德永業汽車去年新車產品線銷售動能強勁,電動車銷量快速成長,交車數雙位數成長,推升合併營收達508.49億元,稅後淨利17.89億元,營收獲利均雙位數成長,每股稅後盈餘(EPS)22.17元,首度突破兩個股本,將配18元現金,殖利率近6%。

第三屆智慧移動產業論壇 產官學界分享電動運具潛能及未來策略

第三屆智慧移動產業論壇 產官學界分享電動運具潛能及未來策略

【記者林浩昇/台北報導】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與《天下雜誌》,於今(29日)共同舉辦「第三屆智慧移動產業論壇:洞見電動化十年新賽局」,邀請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SMAT理事長邱俊榮、Gogoro 台灣總經理姜家煒、華城電機執行長許逸晟、台林電通董事長陳俊廷、起而行綠能營運長王建文等產官學界貴賓共同出席,分享城市綠色治理的成功經驗,以及台灣強大的電動運具發展潛能及未來策略。

比亞迪銷量與特斯拉僅差一步之遙 雙方差距創史上最小

比亞迪銷量與特斯拉僅差一步之遙 雙方差距創史上最小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在今年第3季銷量逼近特斯拉,比亞迪第3季純電動車銷售量達到43萬1603輛,較上一季成長23%,特斯拉則下滑3.1萬多輛,達到43萬5059輛,雙方差距縮小至3456輛,成為史上最接近的一次。比亞迪開拓新市場,交車量持續攀升,特斯拉則因工廠調整生產線,交車量下滑。兩者正面臨市場競爭和需求疲軟的挑戰。

現代汽車新加坡電動車廠投入運作 瞄準紐澳市場

現代汽車新加坡電動車廠投入運作 瞄準紐澳市場

全球電動車銷量成長之際,南韓現代汽車集團在新加坡設立創新中心,其中的電動車製造廠已投入運作,所組裝車輛除了供應新加坡市場,未來也期盼出口到澳洲、紐西蘭等鄰近市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