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職業」最不易得阿茲海默症 900萬人研究證實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最新研究顯示,經常需要動腦導航的計程車司機與救護車司機,罹患阿茲海默症並因此死亡的風險,比其他職業明顯低!這項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分析了2020年至2022年間近900萬名美國成年人死亡數據,發現這兩類司機因阿茲海默症死亡的比例在443種職業中最低。專家認為,這可能與他們在工作中不斷進行空間記憶與即時導航處理有關。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最新研究顯示,經常需要動腦導航的計程車司機與救護車司機,罹患阿茲海默症並因此死亡的風險,比其他職業明顯低!這項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分析了2020年至2022年間近900萬名美國成年人死亡數據,發現這兩類司機因阿茲海默症死亡的比例在443種職業中最低。專家認為,這可能與他們在工作中不斷進行空間記憶與即時導航處理有關。
【記者張綵茜/台北報導】農曆春節將至,「年夜飯」菜色需要注意什麼?台北市衛生局今(13日)表示,年前至賣場、傳統市場、餐廳、食品行、小吃店、網路電商平台等地點進行年節食品抽驗,包含零食豆乾製品、竹笙、糖果及果凍、即食餐食類、菇類、穀豆類、生鮮水產及肉類加工品等共計229件,其中21件產品、18件品質檢驗及3件標示不符規定。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看準「超高齡社會」商機及需求, 南山人壽推出第一張結合壽險的腦部退化性疾病提前給付商品「美憶南旺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提供嚴重阿茲海默氏症、嚴重巴金森氏症等特定疾病保險金提前給付功能,南山表示一張保單兼顧「愛自己」、「顧家人」且越年輕投保還可複利累積資產,領取「增值回饋分享金」,建議民眾至少規劃500萬元保額保障,才能讓家庭經濟及生活不致受到意外風險影響。
【記者林秭渝/台北報導】中天綜合台《同學來了》明(1日)晚9點播出「現今“媳婦”真好當?前輩媳婦想到過往就心酸」,藝人曾雅蘭談起:「醫生交代我說公公太胖了要控制飲食,所以我把家裡的零食都收起來,飯量也減半,因為他有阿茲海默症,他會忘記他吃了,就無止盡的吃,但他吃不飽就跟親戚朋友說我虐待他,都不給他吃飯,那親戚朋友不知道這個狀況,就會覺得我到底是想怎樣。」而曾雅蘭受的委屈還不只一件:「他不喜歡洗澡,我一直叫他去洗,他就會罵我,還會把我趕出去,我自己的爸媽,我也都沒有這樣照顧。」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現代人經常忘東忘西,讓許多人擔心失智症找上門。醫師提醒,隨年齡增長,記憶力減退屬正常老化,但若伴隨語言遲鈍、注意力下降及個性突變等現象,就需警惕失智症的可能性。失智症主要分為三大類: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如腦中風後遺症)與可逆性失智症(如營養不足或內分泌異常造成)。其中,部分可逆性失智症經及早治療有機會改善,提醒民眾注意早期警訊並即時就醫檢查。
【李子凡/綜合報導】睡覺前,記得把燈關掉吧!美國芝加哥若許大學醫學中心團隊研究顯示,夜間如果暴露在強光下,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可能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甚至比其他風險因素更高。帶領研究的副教授沃特祖瓦拉(Robin Voigt-Zuwala)表示:「我們發現,在美國,阿茲海默症的患病率與夜間光害之間存在正相關,特別是65歲以下的人而言。」她指出,夜間光害這一可改變的環境因素,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2024年接近尾聲,投資人將目光轉向2025年。野村投信在全球投資展望記者會中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雖維持緩步成長,但因美歐主要市場的貨幣政策偏寬鬆,風險性資產表現可期。第一季建議採取「股優於債」的配置,並強調選股的重要性高於選市。然而,川普將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其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帶來市場波動。野村投信認為,受惠於政策與成長趨勢的族群仍具投資價值,股市看好美國、日本及台灣,債市則以非投資等級債為首選。
【周恩華/綜合外電】包括阿茲海默症在內的失智症,可能是最困擾人的疾病之一。根據美國統計,超過65歲的長者中,每9人就有1人為此所苦,這種疾病剝奪了他們的記憶和自理能力,也對他們親友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不過,治療阿茲海默症可能出現了曙光,美國醫學專家組成的獨立小組今天投票決定推薦美國製藥大廠禮來公司的阿茲海默症實驗性藥物,意味這種毀滅性腦部疾病患者很快將會有另一種治療選擇。
【施養正/綜合報導】隨著「人生百年」的時代來臨,失智症的患者也逐年增加,其中也不乏正值中、壯年的年輕病友。一名來自宮城縣的男子丹野,現年49歲的他,從33歲開始感覺記憶力衰退,直到38歲時,連職場上同事的名字也想不起來,漸漸變得無法溝通,39歲時被醫師診斷出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讓他一度以為面臨人生末日。
【趙虎威/綜合外電】享譽國際的台灣大導演侯孝賢才70多歲,就罹患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令他的影迷痛心遺憾。隨著人類壽命增長,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似乎也隨之增加。美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在醫學期刊發表研究報告稱,公司研發成功了靠著驗血就能準確預測,受測者是否會在5年內確診阿茲海默症。
國際阿茲海默症專家16日在荷蘭的研討會上公布新版確診指引,將依患者認知及生物學變化診斷,比照癌症分期診斷為7個不同期別。阿茲海默症是一種腦部疾病,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
【記者陳薇安/綜合報導】韓國「大滿貫影后」尹靜姬曾橫掃青龍獎、百想藝術大賞、大鐘獎三大電影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2010年演完名導李滄東執導的《生命之詩》後息影。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她治療多年,今傳出不敵病魔,病逝於法國巴黎,享壽78歲。
【記者林秭渝/台北報導】Janet今(19日)出席活動擔任活動大使,攜手廚房廢寶索艾克、「Shane」陳竟飛示範感恩節料理。她於台灣美國兩地跑,希望能在2月接到美國的工作,透露大兒子Egan已經在美國出道當童星,不透露片酬,笑說自己是經紀人應該可以抽成。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專家小組周一(8/21)開會審查通過,美日藥廠合作開發的一款阿茲海默症新藥Lecanemab,近期厚生勞動大臣將正式批准,這將是日本境內首度有阿茲海默症藥物。
【黃博勝/綜合外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昨(7/2)日批准了多奈單抗(Donanemab)使用。多奈是一種單株抗體,也就是僅由單一種類型的細胞製造出來的抗體,可減緩早期阿茲海默的症狀。
【栗筱雯/綜合外電】日本醫療器材製造商希森美康株式會社今(12/22)宣布,已經接獲日本主管機關通知,該公司與製藥業者衛采株式會社合作開發的一款阿茲海默症血檢試劑已獲核准,可以檢測大腦的乙型類澱粉蛋白濃度。
【王郁惠/台北報導】呂思緯(鼓鼓)日前擔任公益活動植樹大使,帶領粉絲一起種下1200棵樹苗,為地球永續與環保盡一份心力。其實鼓鼓在疫情期間就因養護植栽興趣練就一番「綠手指」,這次第一次在宜蘭種下屬於自己的一棵樹取名為「呂小樹」,鼓鼓說:「希望過了10幾20年後,『呂小樹』能茁壯長成『呂大樹』,變成守護海岸線防風固沙的英雄!」
【國際中心】全球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風險,特別是當人類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相對出現失智的症狀也逐漸增加。當長者出現失智的狀況,對於家庭成員來說,構成了極大的負擔。所幸,這種狀況可能可以獲得緩解了。美國製藥大廠禮來公司(Eli Lilly)今天宣布旗下實驗性阿茲海默症藥物能顯著減緩認知及功能衰退,儘管部分患者出現嚴重副作用,專家仍肯定這樣的結果「非凡」。
【記者陳薇安/綜合報導】澳洲男星「雷神索爾」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去年在國家地理頻道節目《Limiteless》做測試,得知自己是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群,決定好好休息陪家人。他主演的Netflix動作片《驚天營救2》昨公開,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時,親口表示:「隨著我的健康問題傳出,有傳言說我要中斷演藝活動或暫時引退,但這都不是事實。」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隨著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和老化問題愈加嚴重,台灣民眾不再只關注身體健康,反而開始重視腦部健康。大腦不僅負責思考和情緒,還掌控全身運作,因此許多人開始透過飲食來提升腦部功能,所謂的「健腦飲食」正在逐漸成為新趨勢。根據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的數據,腦部健康問題逐年上升,尤其是中年族群及職場高壓工作者,更需要留意大腦的早期退化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