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92 項結果


台中6旬婦腹部隆起如懷孕 原是體內「這東西」近20年沒取出

台中6旬婦腹部隆起如懷孕 原是體內「這東西」近20年沒取出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台中市1名6旬婦人最近不明原因腹部逐漸隆起,有如懷孕婦女,家人驚覺異常將她送醫,檢查後發現竟是置放多年的子宮內避孕器未取出,導致子宮內感染而化膿腫脹。由於患者凝血功能不佳,手術可能迸發大量出血,先後詢問數家醫院對於手術風險均有疑慮,最後由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陳嘉霖醫師在承受手術大量出血的風險下,成功完成子宮切除手術並順利恢復。

連吃4周「這種蔬菜」 他的肝指數、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全降了

連吃4周「這種蔬菜」 他的肝指數、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全降了

【林士為/綜合報導】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依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分享案例,一名病患近期因疲累及睡眠品質不好,連續吃三至四週的花椰菜芽苗,且盡量維持每日七小時以上的睡眠,沒想到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血糖、空腹胰島素和尿酸都有所改善。

男吃薑母鴨「大吐血」當場休克!醫提醒:這類人避免喝熱湯

男吃薑母鴨「大吐血」當場休克!醫提醒:這類人避免喝熱湯

【林士為/綜合報導】近日受冷氣團影響,各地天氣都偏涼,許多人會選擇泡熱水澡或喝點熱湯取暖。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案例,一名40多歲男子天冷去吃了薑母鴨時,喝了很燙的湯,當場大吐血並休克,所幸緊急送醫保住性命,醫師也提醒,「有潛在病變患者,應避免喝熱湯與刺激性食物!」

首爾連線|李秉憲《魷魚遊戲2》下海參戰嚇到!曝最大課題屢被導演要求

首爾連線|李秉憲《魷魚遊戲2》下海參戰嚇到!曝最大課題屢被導演要求

【記者陳薇安/台北—首爾連線報導】54歲韓國影帝李秉憲續演Netflix原創劇《魷魚遊戲2》,從原本的遊戲負責人「黃仁昊」,搖身001號參賽者「吳寧一」下海玩遊戲,把對他恨之入骨的「456號玩家成奇勳」李政宰騙得團團轉,反差演技令人讚嘆。他日前接受台灣媒體越洋訪問,透露第2季首次進到參賽者的宿舍,驚嘆:「被造景規模嚇到了!」他劇中假扮001號玩家參戰,分享切換2個角色最困難的地方,曾被導演黃東赫提點「動作再大一點」,提及有2場戲忍不住迸出仁昊的真心,讓他印象最深刻。

「嗯嗯」軟黑還頭暈肚子痛!小心這裡流血 可吞「膠囊內視鏡」找病灶

「嗯嗯」軟黑還頭暈肚子痛!小心這裡流血 可吞「膠囊內視鏡」找病灶

【記者莊曜聰/台南報導】大腸、小腸在人體內百轉千回,加起來竟超過7公尺長,尤其小腸位置位於中段,若有狀況,從胃鏡或大腸鏡都難以觀察到病灶;台南市一名8旬陳姓老婦因常排黑色糞便又頭暈無力,前往永康奇美醫院求診,醫師懷疑消化道出血,但胃鏡、大腸鏡都找不到哪裡「破孔」,透過「口吞膠囊內視鏡」,發現是小腸出血,手術後終於獲得改善。

接受肝臟器捐竟爆發「轉移性癌症」身亡 醫院證實:源頭來自捐贈者

接受肝臟器捐竟爆發「轉移性癌症」身亡 醫院證實:源頭來自捐贈者

【周恩華/綜合外電】美國發生一起驚悚又令人遺憾的器官捐贈醫療案例,一名善心人士去世,遺願捐贈器官。其中,他的肝臟受贈者卻在手術後4個月,在肝臟檢查出2個腫瘤;更令人震驚的是,腫瘤確診是癌症後,快速擴散到全身,形成侵略性極高的「轉移性癌症」。移植手術後約半年,受贈者就因癌症而病逝。

知名漫畫家魚夫逝 肝癌6大徵兆速檢查!8成患者是B肝帶原者

知名漫畫家魚夫逝 肝癌6大徵兆速檢查!8成患者是B肝帶原者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知名漫畫家魚夫2024年12月30日病逝,享年64歲,讓各界感到不捨與惋惜。據了解,魚夫是因肝癌離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訊曾指出,肝癌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因此定期檢查是預防與早期治療的關鍵。

1汙染源比塑化劑還毒!「這類海鮮」最嚴重 醫師:加速老化增罹癌風險

1汙染源比塑化劑還毒!「這類海鮮」最嚴重 醫師:加速老化增罹癌風險

【黃詩淳/綜合報導】塑膠微粒汙染成為全球重視的問題,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在44歲和60歲時,身體容易發生「斷崖式衰老」,不僅會出現體力和外貌變化,甚至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及死亡率,而韓國最新研究指出,「斷崖式衰老」的元兇之一,可能與塑膠微粒有關,其中吃帶殼海鮮很容易將塑膠微粒吃下肚,醫師張適恆就提出4大措施,降低攝入塑膠微粒風險。

肝硬化常合併肌少症!北榮揪3關鍵腸道菌 改變可降低併發症

肝硬化常合併肌少症!北榮揪3關鍵腸道菌 改變可降低併發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肝硬化病人若合併肌少症,有較高機率發生併發症需要住院,死亡率也比一般肝硬化病人高。台北榮總團隊研究發現,改變腸道細菌可有效減少肌少症及併發症,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肝病期刊《JHEP Reports》。

AI預測肝硬化病患死亡風險 台東馬偕奪內科醫學會研究首獎

AI預測肝硬化病患死亡風險 台東馬偕奪內科醫學會研究首獎

【記者古和純/台東報導】台東馬偕重症研究團隊傳佳績,由護理督導馬瑞菊及心臟內科醫師蘇珉一合著之論文「運用機器學習於加護病房肝硬化重症病人之死亡預測」,榮獲內科學誌優秀論文獎原著類第一名。在內科醫學會會員大會中,蘇珉一代表台東馬偕研究團隊,從學會理事長張上淳手中領取這份榮譽。

提早發現肝癌復發3方法 醫師警示「密切追蹤」8種狀況

提早發現肝癌復發3方法 醫師警示「密切追蹤」8種狀況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因肝癌復發病逝,享年83歲;其實施明德60歲時曾發現肝臟有黑點接受治療,但近期肝癌復發仍不幸病逝,讓社會各界惋惜,不過醫師表示,肝癌復發可分早期復發和晚期復發,如果病患是初期的肝硬化,其晚期復發的肝癌並不會比較難治療,仍然有機會治癒和控制,臨床上存活超過15年以上的病患大有人在。

健康人生很簡單 桃園衛生局籲:主動篩檢B、C肝炎

健康人生很簡單 桃園衛生局籲:主動篩檢B、C肝炎

【記者張沛森/桃園報導】肝癌為國人癌症死因第2位,桃園市府衛生局提醒年滿45至79歲(原住民40至79歲)的市民朋友不要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儘早接受終身一次免費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早期發現早期治療。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前夕,呼籲民眾可主動至全市534家成人預防保健合約院所、13區衛生所接受免費的肝炎篩檢,降低 B、C 型肝炎威脅,為健康把關。

醫師提醒「6不保肝」 其中2大殺手讓你料想不到

醫師提醒「6不保肝」 其中2大殺手讓你料想不到

黃軒/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醫學博士 酒精一直是肝臟的頭號敵人,更被明確列為一級致癌物,最理想的選擇是滴酒不沾,而宵夜和熬夜對肝臟健康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這些習慣不僅擾亂了肝臟的生理時鐘,還加重了肝臟的代謝負擔,最終可能導致一系列肝臟疾病。

「小心肝」3撇步!國健署:8成肝癌和B、C型肝炎有關

「小心肝」3撇步!國健署:8成肝癌和B、C型肝炎有關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111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死於肝癌及慢性肝病、肝硬化者有1萬1,888人,其中肝癌死亡人數有7,781人,是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名,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約15%,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人數有4,107人,是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1位。

擔心肝臟有問題?醫師教「外表4特徵」一看就知道

擔心肝臟有問題?醫師教「外表4特徵」一看就知道

【林士為/綜合報導】肝常被形容為「沉默的器官」是相當重要的人體器官,依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 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醫師黃軒表示,其實,肝不好,在身上可以找到端倪,從臉色、容貌、身體就會有所變化,觀察4種特徵就知道肝不好的微細變化,希望大家多多注意身體。

拚根除C肝!我國有望提早5年達成目標 最後一哩路是「這4萬人」 

拚根除C肝!我國有望提早5年達成目標 最後一哩路是「這4萬人」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全球消除肝炎聯盟今年底將來台參加國際肝病研討會,檢視台灣C型肝炎根除現況及進度。台灣有望在2025年提早達成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2030年C肝根除目標,這將是新政府上任後的重要政績之一。然而,面對C肝根除的最後一哩路,全台仍有約四萬名C肝感染者不自知,其中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是屬於C肝感染中度風險的族群,需盡快被診斷並加以治療。

高科技基金抓緊長線投資契機 富蘭克林建議掌握AI和減肥藥題材

高科技基金抓緊長線投資契機 富蘭克林建議掌握AI和減肥藥題材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拜AI題材持續延燒之賜,美股近期表現銳不可擋,史坦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多次同創新高,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在Nvidia、台積電等重量級企業領軍下持續創高,無獨有偶,在市場對GLP-1減肥藥需求保持強勁下,領頭羊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禮來藥廠(Eli Lilly)也維持強勁表現。AI和減肥藥持續獲市場矚目,它們也分別是科技、醫療保健領域的「創新」題材,富蘭克林投顧建議,若投資人能同時掌握此兩大創新,將可乘上長期趨勢順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