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超負荷?新興專利成分「凍晶蛹蟲草」讓您活動輕鬆自在!
【特別企劃】你的關節是否過度使用?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許多人因長時間低頭、搬重物、健行或久坐等習慣,導致關節常發出「喀喀」作響警訊!專家指出,聲音反映出關節健康正受到威脅,而「預防勝於治療」觀念也逐漸深植人心。以往常見的關節保健成分如葡萄糖胺、軟骨素與UCII已廣為人知,隨著科學進展,學界近年來發現一種能顯著提升活力的新成分—「蛹蟲草」,即將為關節健康注入全新能量!
【特別企劃】你的關節是否過度使用?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許多人因長時間低頭、搬重物、健行或久坐等習慣,導致關節常發出「喀喀」作響警訊!專家指出,聲音反映出關節健康正受到威脅,而「預防勝於治療」觀念也逐漸深植人心。以往常見的關節保健成分如葡萄糖胺、軟骨素與UCII已廣為人知,隨著科學進展,學界近年來發現一種能顯著提升活力的新成分—「蛹蟲草」,即將為關節健康注入全新能量!
【李子凡/綜合報導】癌症的形成有各種原因,但以常識判斷,絕不可能是因為傳染。沒想到,德國曾有一名醫生為罹患罕見癌症的病人做腹部腫瘤切除手術,手術過程中,主刀醫生不小心割傷了自己的手,但傷口隨即被消毒並包紮好。五個月後,這位53歲的外科醫生竟發現當初受傷的位置,長出了一個小腫塊,便前往就診,檢查發現這個腫塊是一個惡性腫瘤,檢測更顯示其基因與原先患者的癌細胞完全一致。這使得醫療團隊推測,癌細胞可能透過手上的傷口進入了醫生的身體,導致其感染了癌症。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每逢季節交替,不少人就開始鼻水不停、睡不好,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其實,換季過敏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健康問題,不僅惱人,更可能成為醫療負擔。根據衛福部資料,每年有高達355萬台灣人因過敏就醫,其中多集中在冬季。究竟過敏怎麼來的?如何透過飲食改善體質?營養師張宜臻一次解答,並提供9大食材抗過敏。
【余平/綜合外電】好消息!科學家在白老鼠與臨床實驗中,發現洋菇內的某種成分能夠延緩腫瘤生長。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64歲的林女士今年5月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卻出現了雙手和嘴唇明顯的顫抖,甚至無法正常吃飯或寫字,擔心自己得了巴金森症,前往書田診所腦神經科就診後,腦神經內科主任黃啟訓醫師發現林女士並沒有巴金森症的其他典型症狀,抽血與腦部檢查也顯示正常。最終診斷林女士患上罕見的新冠病毒引發的「本態性顫抖」快速惡化,經過藥物治療後,顫抖的症狀已大幅減輕,生活品質也隨之改善。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瘋神無雙》節目中知名藝人山豬(陳俊甫)因感冒入院後診斷為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在15日早上猝逝,享年38歲,對此醫師姜冠宇在臉書表示身體病毒複製「戰場開太大」,才導致被自己的免疫反應給擊沉。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18日)宣布,今年的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同步開打,分為兩階段進行。第1階段針對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新冠疫苗接種對象擴及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流感疫苗則針對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疾管署呼籲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儘快預約接種,享受雙重保護。
黃軒/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醫學博士 抗癌少了一種武器,即使有良藥預後也很差!每當有名人罹癌,會有很多媒體記者詢問有關癌症,醫生要如何處理?從來沒有人問過癌症患者,自己要如何面對現實問題?今天整理一下,癌症患者的態度問題,決定了預後的問題!
【李子凡/綜合報導】這世界需要多一點這種正能量!年齡15歲的青少年通常在做什麼?這位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州的15歲男孩赫曼貝克勒(Heman Bekele),他正在努力研發出一種肥皂、未來可能應用在治療甚至預防多種形式的皮膚癌,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兒童」(Kid of the Year)。
【李尚宇/綜合外電】研究結果發現維他命D、微生物體(microbiome)和癌症免疫力之間可能存在關聯性,3者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為增強免疫系統和破壞癌細胞的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這項發現將改善癌症治療、和預防策略。
【施養正/綜合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近日逐漸升溫,不過5月時英國AZ藥廠投下震撼彈,表示因應病毒變異株的疫苗陸續問世,加上全球疫苗已明顯過剩,決定回收、下架目前市面上所有的AZ疫苗。而輝瑞藥廠(Pfizer)近期則因涉嫌隱瞞新冠疫苗的副作用,在美國堪薩斯州遭到起訴。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身兼台灣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的日籍免疫學家本庶佑,今(25)日受邀台灣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演說,指出「好奇心是一切的根本」,以此鼓勵畢業生「保持好奇心,就能不斷邁進」,他也對於受到強震侵襲的花蓮地區,表達深切慰問。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聚餐小酌是國人常見的休閒方式,但其實酒精帶來的危害比民眾想像的更大,國健署指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讓酒精中間代謝物「乙醛」無法被正常代謝,乙醛也容易和其他蛋白質等物質結合,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對此國健署傳授民眾「拒酒」5大招,
【蔡曉卉/綜合外電】部分Covid-19確診者在染疫期間喪失嗅覺或味覺,備受困擾。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認為,這有可能是件好事,因為這代表染疫者的免疫反應很強。新研究發現,發生嗅覺或味覺喪失的患者,在康復後仍有抗體的機率比他人高1倍。
【趙虎威/綜合外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不用總是打針了,只要朝鼻腔一噴,就能完成接種,而且保護期更持久。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美女教授艾希莉(Ashley Lauren St. John)團隊,研發成功了新款的鼻噴式新冠肺炎疫苗,讓接種更方便,也能提供更持久的保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部分國家新冠肺炎疫情處高點或上升,國內近期處上下波動,食品藥物管理署因應當前流行變異株防疫之需求,於2023年12月13日召開專家會議,核准Novavax XBB.1.5 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專案輸入,適用於12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接種。疾管署預計進口46萬劑,最快12底抵台、1月中旬開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總統大選倒數,國民黨續打高端疫苗,前立委蔡正元今晚在臉書貼文指稱高端疫苗添加鋁鹽佐劑,無法排出體外且會產生神經毒素、進入腦內引發慢性發炎、神經細胞慢性凋亡。疾病管制署鄭重澄清,氫氧化鋁、磷酸鋁等通稱為鋁鹽,都是歐美核准使用、安全性無虞的疫苗佐劑,臨床長期監測並沒有導致腦部發炎情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指稱疫苗使用鋁鹽佐劑會危害人體,更秀出海外專家傳來的期刊論文,證明自己有所本。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日(1/3)再打臉蔡正元,表示疫苗使用鋁鹽佐劑已經60年,這是醫學院畢業生都知道的疫苗常識,蔡先生可就近請教國內醫師,別捨近求遠誤信公信力有疑慮的期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中國呼吸道疾病大流行,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最新研究證實,台灣清冠一號可通過多靶點的方式調控發炎相關激酶的訊息傳導路徑,進而避免過度發炎造成免疫失調,可改善病毒、細菌等多重病原體誘發之免疫失調相關疾病,包括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肺炎鏈球菌、黴漿菌、腸病毒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日網路謠傳「千萬別打美國研發新型的新冠疫苗BXX.1.5」,疾病管制署今(9/30)日嚴正澄清,國內提供之COVID-19疫苗為XBB.1.5,非網傳之BXX.1.5,XBB.1.5疫苗對於目前正流行的變異株皆具免疫保護力等,提供民眾接種與國際各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