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淡水和八里因位處大台北地區的西北部,到台北市中心的距離遠,交通問題長期以來的發展瓶頸,雖然有輕軌與捷運銜接,但往返台北市區通勤時間普遍超過1小時,因此交易熱,但漲勢緩。未來隨著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與淡海輕軌二期陸續推進,有望改善交通條件,解決交通痛點。

由於淡水在大台北地區長期處於低基期房價區,是不少小資族首選,加上淡江大橋通車利多發酵,淡水區在2024年人口數突破20萬大關,成為大台北地區人口成長最快速的行政區之一。目前淡水新建案主要在淡海新市鎮,成交價從3字頭起跳,三房帶車位有機會1200萬成家,因此吸引小資家庭落腳。

淡江大橋動工前後周邊房市變化
淡江大橋動工前後周邊房市變化

進一步觀察今年買賣移轉棟數變化,淡水1至9月僅4,329棟,在2018年同期間,買賣移轉棟數為5,266棟,減幅17.8%,不過八里卻逆勢上揚,2018年前9個月移轉棟數405棟,今年同期則提升至454棟,成長12.1%,顯示八里因為價格基期低,加上對於未來交通改善的期待,吸引自住與投資買方提前進場布局。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淡江大橋將串聯淡水、八里與林口,縮短跨區通勤時間,並且強化北海岸與雙北都心的連結,對首購族與自住客群特別具吸引力。而八里房價基期比淡水更低,且受惠交通利多效應,房價漲幅已經領先,未來更可能成為淡水需求外溢的主要承接區。

此外,近期新北市政府也正研議「新北大巨蛋」的選址方案,其中淡海二期被列為潛在評估基地之一。若有機會落腳淡水,將有望帶動周邊商業發展與觀光人潮,對區域發展產生加乘作用。不過張菱育提醒,淡海二期腹地雖大、開發潛力高,但距離台北市區仍遠,加上目前周邊交通運能與基礎設施尚待補足,若要打造大型場館,仍須同步規劃交通疏運與公共設施,才能真正轉化為區域發展利多。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興富發新灣區蓋28樓面雄女景觀宅 房價估挑戰坐穩6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