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計畫實施之增額容積」,土地容移增額代金原以公告地價計算,未來將採市價計算!都委會主委林欽榮表示,修正內容配合中央政策、「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高雄市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及「都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第24條之5規定,進行辦理都市計畫變更,調整增額容積價金計算方式,將計算基礎由原「公告土地現值」改「市價」查估,與其他五都制度接軌,讓增額容積價值能反映市場機制,並增訂以公共設施保留地折抵價金彈性機制,建立穩健自償性財源,優先挹注捷運黃線建設。

此次修法新制有兩個重點,分別為價金計算方式改採市價,未來將委託三家以上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共同查估,另提供「半價半地」彈性選項,申請人得繳納至少50%現金,餘額部分得以捐贈公設保留地方式抵繳,公共設施保留地項目除依「高雄市政府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4點所列10項公共設施保留地外,新增停車場及捷運設施用地。

該政策對輕軌沿線有土地將開發建商影響甚大,主因是代金計算標準若以公共現值計價變市價,建商開發成本注定提升,而透過公保地折繳同樣也造成公保地價格出現飆漲,如公保地從2023年售價為約公告現值40%,到近期地價飆漲到50-60%。

不願也不敢具名的高市陳姓建商表示,高市府為籌捷運建設經費,大量推聯開與公辦都更,已造成各區房市供給大幅增加,未來可能出現爆量風險,而建商增額容積申請,代金變市價成本大增,即便有折衷方案,但成本一樣堆壘,中型社區25坪小宅,未來換算每坪成本增加2萬元成常態。

七都房價指數均跌 買氣冷購屋者持續等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