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理事長蘇本華指出,雖然遺傳與疾病會影響身高,但後天環境才是長高的決定因素。現代孩子常見三大壞習慣:偏食、晚睡、運動不足,這些都可能阻礙生長。
她建議,飲食要多攝取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與鋅鐵,並在晚間10點到12點的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好好睡覺,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更能幫助骨骼發育。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助理教授邱巧凡提醒,肥胖孩童骨齡往往超前,看似比同齡人高,但10歲後卻開始落後,最終錯失正常的成長高峰。研究顯示,BMI每增加1單位,生長高峰會提前0.6至0.7歲,孩子不僅長不高,還可能增加罹患三高、癌症及心理壓力的風險。
推薦新聞:柯文哲維持交保 他曝北院更裁書「8點白話翻譯」!網讚比AI還精準
邱巧凡呼籲家長注意警訊:若孩子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BMI超過第85百分位、或4歲後每年長不到4公分,就應及早就醫。

高溫+大雨!今「這地」恐飆38°C 颱風「米塔」最快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