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正憲發文分享,文獻上曾紀錄,有1名74歲的老太太,因呼吸喘不過氣、腳水腫就醫,檢查後發現她的尿蛋白非常高、血中白蛋白過低,還有腎功能變差,這些都是腎病症候群的表現。

起初給予抗生素與利尿劑治療,但腎功能仍持續惡化,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她有明顯的腎間質腎炎,但腎小球卻是正常的,這非常不尋常,如果兩種腎臟疾病合併出現,兇手很有可能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不過老太太和其家人都稱她沒吃任何止痛藥,甚至是家庭醫師也沒開過,醫師先將她的藥都停掉,沒想到腎功能還是繼續惡化,甚至需要洗腎,後來護理師在老婦人的病房櫃子上,發現了一條「止痛藥膏(piroxicam gel)」,用來緩解肌肉痠痛。

洪正憲表示,雖然是外用藥,但像piroxicam這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的藥膏,還是可能透過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對腎臟造成影響,所幸停止使用藥膏後,老太太的腎功能迅速改善,不再需要洗腎,三週後水腫也消退,尿蛋白明顯減少,腎功能幾乎回到了正常的狀況。

他也提醒,外用藥也有吸收風險,尤其是長期、大面積、頻繁使用時,累積劑量可能比你想的多得多,特別是年長者、腎功能不佳的族群,更應謹慎使用這類藥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愛曬太陽嗎?夏季紫外線強 小心秋天掉髮「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