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綜合醫院表示,28歲高小姐有糖尿病家族史,22歲就罹患糖尿病,從事餐飲娛樂業大夜班工作,近期雖然體重稍增,但更常感覺倦怠、疲勞,除了雙腿水腫,還有泡泡尿;高女就診時臉色灰黑,醫師一看情況不妙,經血液尿液檢查及腎臟切片報告顯示罹患「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合併「糖尿病腎病變」,顯然她在壓力與未按醫囑規律吃藥下,對腎臟造成損害的進程速度比一般快得多。 

熱門新聞:台中退休區長偷吃女公務員 傳大鵰照留言「弟弟要進進出出」

另名同樣是28歲從事金融業的蔡小姐,也有糖尿家族史,未成年就確診糖尿病,近期因為情緒困擾以致飲食無節制,體重肥胖級,不但血糖失控又忽視門診追蹤,在高血壓、嚴重水腫、啤酒尿情況下就醫檢查,報告顯示必需洗腎的結果。

林正浩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是尿毒症主要原因,當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全身血管產生病變,腎臟微血管也受到傷害使腎臟功能受損惡化,一旦與微白蛋白尿症狀合併,就是糖尿病腎病變了,未及時積極治療、洗腎,將成危及生命的腎衰竭。

他說,微白蛋白尿是腎臟病變徵兆,尿液中出現過多蛋白質,可能使尿液產生泡沫。當尿液泡沫過多且不易消散,俗稱啤酒尿或泡泡尿時,同時下肢或全身性水腫、高血壓、倦怠感、血尿等症狀則是腎臟損傷的信號,出現以上情況務必及早尋求腎臟科醫師協助,盡快就醫診斷。 

林正浩醫師說明,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常見原因包括:1.三餐不規律、攝食過多精緻糖和加工食品,運動量不足。2.對血糖偏高警覺性低,未及時治療。3.情緒低、忙碌或壓力大,影響飲食和用藥的規律性及遵從性。4.胰島素細胞功能退化速度比中高齡者快,血糖更難控制。 

林正浩醫師提醒,年輕型糖尿病不只罹患得早,惡化程度還更快,千萬不要仗勢年輕,忽略糖尿病的長期危害,導致飲食和藥物配合上鬆懈、不遵從醫囑。目前政府已將糖尿病免費健檢年齡放寬至30歲,即希望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年輕人若有家族史或肥胖等危險因子,更應主動進行篩檢。

林正浩醫師提醒,年輕型糖尿病惡化程度更快,千萬不要仗勢年輕,忽略糖尿病的長期危害。阮綜合醫院提供
林正浩醫師提醒,年輕型糖尿病惡化程度更快,千萬不要仗勢年輕,忽略糖尿病的長期危害。阮綜合醫院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人工智慧連這也行?!15秒檢測3種致命心臟病 聽診器搭AI優雅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