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伯恩醫師指出,攝護腺位於膀胱下方,是男性生殖系統的重要腺體,負責分泌攝護腺液。攝護腺癌常見於高齡男性,有家族病史或基因突變者風險更高。早期症狀如頻尿、夜尿、血尿、排尿困難等,常被誤認為攝護腺肥大。傳統檢查如肛門指診與隨機切片,對病灶定位有限,因此當PSA異常時,應搭配MRI檢查並進行融合導引切片,可大幅提升準確率。

他表示,對未轉移的攝護腺癌,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手術僅需1至2公分的小切口,可精準切除腫瘤,並盡量保留控制排尿與性功能的神經血管。對不適合開刀的患者,也可選擇放射線或荷爾蒙治療。根據國際資料,若能在癌症侷限於攝護腺時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99%;一旦轉移到骨頭,存活率就降至約37%。

鐘伯恩提醒,男性應從50歲起與醫師討論PSA檢查,若有家族史或屬高風險族群,建議45歲就開始。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攝護腺癌是可以完全治癒的疾病。若出現排尿困難、夜尿頻繁等問題,不應拖延就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北捷綠線列車突停住!乘客亂按「緊急斷電」 慘吞1萬元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