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海膽出問題,來自中國的冰鮮黃魚也因檢出禁用抗生素「恩氟喹啉羧酸」與「西氟沙星」而遭邊境攔截,這批黃魚共6,080公斤,全數銷毀。食藥署表示,中國進口黃魚過去有較高的不合格率,因此去年12月已強化邊境檢驗,要求所有進口批次100%通過動物用藥檢測,該措施將持續至2月底,之後再視風險狀況調整。

推薦新聞:素質在哪?NIKE特賣會掀暴動一片狼藉 民眾嘆「像在垃圾堆撿」

此外,日本進口的嬰兒米餅也頻頻出包!最新查驗發現,2批日本米餅因鎘超標未達標準,進口商為得興貿易公司。近半年來,台灣共檢驗317批日本嬰兒餅乾,已有12批不合格。食藥署推測,可能是原料種植土地受污染,導致重金屬含量偏高,已要求日本官方在2月底前提交調查報告。為保護消費者健康,自2月18日起,所有日本進口的嬰兒米餅將逐批查驗,該措施為期1個月。

這次不合格的進口食品共有16批,除了海鮮、米餅外,還包含來自日本的鮮金柑、中國的桂花、印度的香芹子、美國的糙米等,通通因農藥或重金屬超標遭到退運或銷毀。食藥署提醒,會持續加強邊境把關,確保民眾食品安全。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棒球經典賽開打!連鎖餐飲買1送1 半價吃豬排、排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