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張家銘在粉專表示,大多數人都曾有過類似經驗,拿起蘋果發現一邊有點爛,削掉就接著吃;木瓜買回來放幾天,就算表皮發霉,切掉繼續吃。但這些「聰明省錢法」,其實可能把自己推向健康風險的懸崖。

事實上黴菌不只是表面長毛那麼簡單。以最常見的青黴菌(Penicillium)為例,它們肉眼可見的霉斑只是「冰山一角」。菌絲早就伸入果肉深處,即使削掉爛掉的部分,黴菌產生的「毒素」早已擴散到整顆水果裡,吃下去等於把看不見的毒素吞進肚子。

「棒麴毒素傷腸胃,還可能致癌!」張家銘說明,棒麴毒素毒素不只是讓水果變質,它對人體的傷害更令人擔憂。根據研究,它耐高溫,煮果醬、打成果汁也不一定能把毒素去掉。棒麴毒素會損害腸胃道,造成噁心、嘔吐、腹痛等不適;長期攝取,甚至可能對神經系統、腎臟產生毒害,還有潛在的致癌風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棒麴毒素歸於第三類致癌物。

張家銘指出,「水果發霉」的背後,其實是一整個黴菌和細菌的「聯合軍團」在作怪。青黴菌、麴黴菌、毛黴菌、交鏈孢黴菌,這些聽起來陌生的名字,幾乎天天潛伏在家裡的水果盤裡。並提醒,這些毒素不是削掉爛掉的地方就能避免,因為黴菌的「毒」早已滲透進果肉,就算看不到,毒素也不會手下留情。

張家銘分享避開「黴菌水果陷阱」的方法,首先,最關鍵的一點:水果發霉,整顆丟掉!不要削掉爛的部分繼續吃。這是專家反覆強調的原則。其次,選水果要挑完整無損傷的。水果表面有傷口,黴菌最容易趁虛而入。購買時多留意,不要貪便宜買一堆,結果吃不完放到發霉。

此外,回家保存時,水果要乾爽、通風。尤其像木瓜、葡萄這類水分多的水果,更容易發霉,最好別悶著放。還有冰箱不是萬能防腐神器。冰箱雖然能延緩腐壞,但如果水果已經有霉菌,低溫只是讓它慢一點擴散,毒素還是會存在。所以如果拿出來發現有霉,千萬別僥倖!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光睡覺遠遠不夠!專家提出「休養週期」維持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