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科醫師安欣瑜指出,許多台灣人體重正常,BMI也沒超標,但內臟脂肪卻過高,這就是所謂的「體重正常型肥胖」(NWO)。內臟脂肪過多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血糖異常、血脂失衡,長期下來,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增。更可怕的是,內臟脂肪會引發慢性發炎,影響胰島素敏感性與血管彈性,讓動脈硬化提早報到。

亞洲益生菌專家蔡英傑教授進一步說明,腸道菌群的健康與代謝息息相關。當腸道菌失衡,穩定代謝的短鏈脂肪酸減少,導致血糖波動加劇、內臟脂肪囤積,甚至影響血脂濃度,讓三高風險提高。不僅如此,腸道健康還會影響情緒與睡眠,腸道菌失衡可能導致焦慮、憂鬱,甚至影響自律神經運作,進一步加重代謝異常。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全聯先生現蹤義美超市 人設崩壞!消失2年腫一圈(狗仔直擊)

為了快速瘦身,許多人嘗試「仙女餐」、「排毒清腸法」等極端飲食,但專家警告,這些方法可能讓腸道菌群失衡,導致便秘、腸漏症,甚至讓減肥效果適得其反!安欣瑜醫師建議,想改善代謝應採用「211餐盤法」,每餐包含:半盤蔬菜、1/4優質蛋白(魚、豆類、瘦肉)、1/4全穀類,並避免高油、高糖食物,才能真正達到代謝平衡。

除了飲食,適量運動也是代謝健康的重要關鍵。安欣瑜醫師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搭配2次肌力訓練,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此外,多走樓梯、打掃、站立工作等「非運動型產熱行為」也有助於維持良好代謝。

專家提醒,減肥不是一時衝刺,而是長期習慣的養成。與其迷信極端減肥法,不如透過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維持腸道菌平衡,從根本改善體內代謝,真正遠離內臟脂肪與三高風險。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寒流太冷「快樂低血氧」恐致命!不一定會喘 1徵兆小心大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