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疫調發現這名確診男性,日前因颱風造成住家附近出現淹水情況,並在無防護配備下,接觸污泥及污水,加上其為具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後因發燒、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等症狀就醫,目前在一般病房住院治療中。

林詠青提到,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4小時,長則可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

推薦新聞:凡事總想再拖一下 3星座愛當「鴕鳥」

他補充,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提醒民眾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

疾管署表示,今(2024)年國內已累計96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17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6例由65歲以上和50至64歲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台南市、台中市和屏東縣為多,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冬天保暖不NG 4招護心妙招守護健康防低溫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