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貞祥副教授在臉書上表示,極其危險的毒素Bongkrekic acid中文被譯為「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錯誤,此名稱應該是從對岸抄來的。
他寫道:「Bongkrekic acid其原文名稱來自印尼用椰子渣製作的天貝tempe bongkrek。我主張Bongkrekic acid應譯作『椰酵菌酸』才更為正確。」
他強調Bongkrekic acid甚少在大米製品產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製品中產生,和大米幾乎無關,譯作「米酵菌酸」不僅不對,而且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
黃貞祥指出,產生Bongkrekic acid的細菌是「唐菖蒲伯克氏菌」的一個致病變種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其致病變種名稱cocovenenans來自拉丁文,其中「coco」通常指的是「椰子」,而「venenans」意味著「有毒的」或「產生毒素的」。
由於他來自馬來西亞柔佛州,他表示在馬來西亞,食物中毒十之八九和椰子製品有關,他寫道:「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椰製品要選吃衛生良好的,並且保存不易要迅速食用,因此譯作『椰酵菌酸』,才符合其原名出處、致病變種的意思,並且有公共衛生上的意義!在此呼籲『衛生福利部』和『農業部』審慎考慮統一和規範這個譯名。」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寶林茶室案最新進度!首件調解成立 北市府向業者提告求償98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