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案發展至今,對於負責該案的社工,各界也開始放大檢視。該名社工的姓名、學歷、家庭背景被肉搜曝光,並承受多方指責,造成「獵巫」效應;對於虐童案,知名社工作家阿九就感嘆,「再這樣下去,誰敢繼續當社工」、「社工先被媒體、輿論定罪,被當成女巫」;台北市社工職業工會則質疑警方上銬不符比例原則,呼籲保障社工隱私,要求兒盟別把責任丟給社工,以及譴責主責主管機關。

推薦新聞:北市議員陳重文涉貪數百萬!護航業者吃下5億大餅 檢廉搜索約談9人

不過,《壹蘋新聞網》接獲一名私人醫院的張姓社工爆料,他表示,自己身處醫院第一線,經常與家防中心、二線機構的社工合作,大部分社工都很辛苦,但還是有政府單位的社工不斷閃避工作,甚至在行政作業上百般刁難,例如要求醫院社工要有個案的存證信函才能辦理業務,或是要求個案的戶籍資料,但這些要求都是民間社工難以執行,爆料人不滿,有部分政府社工握有公權力可介入,卻推諉責任!

張姓社工舉例表示,曾經有緊急狀況要聯繫政府社工,但竟然聽到電話另一頭傳來旁人細語「跟他說我沒有上班!」,詢問有無代理人也無果,明明應該有人負責卻找不到人。

還有一次,張姓社工拜託政府社工將一名身處險境的個案送至寄養家庭安置,卻遭到政府社工以「我們評估沒有危險性」、「都有去個案家中看過」等理由拒絕,但張姓社工認為這都是推托工作的藉口。

張姓社工分享經驗指出,曾經碰過加害者就在送醫來的小朋友身旁,醫生、護理師已敏銳察覺小朋友受傷可能是遭受虐待,而加害者知道虐童被發現後,急著要帶小朋友離開,張姓社工說,當時依照權責規定緊急通報給社會局、家防中心,但就是請不來政府社工救援,令他無奈表示,「我們沒有公權力能介入把小朋友留下,只能眼睜睜看著小朋友被帶走」。

張姓社工表示,還曾經手過一起引起社會關注的重大虐童案,此案與「凱凱」案相似,小朋友居住地在張姓社工所處的醫院,但戶籍地在隔壁縣市,而兩地政府社工卻互相踢皮球,甚至當著醫院面前吵架,最後小朋友出院時被安置在寄養家庭,但醫院端要關切後續狀況時,聯繫政府社工卻得到「還在忙,沒有時間訪視」的回應,甚至完全不知道小朋友的狀況。

張姓社工表示,社工倫理守則規定要照實寫訪視記錄,「但其實各領域都有很多人打混摸魚,寫假記錄」,他說,「社工做假紀錄非常頻繁,時常可以看見有的社工每天忙得暈頭轉向,有的社工卻整天納涼聊天」。

張姓社工認為,近日政府對社工提升的待遇,多落實在政府社工上,但當有個案需要請託政府社工幫忙時,就會被政府社工「訓話」,以「工作很忙」、「沒有時間」訪視等理由推托,張姓社工坦言,「我們民間社工都比他們還要緊張,但是卻幫不上忙」。

回顧凱凱受虐案,綜合媒體報導,負責凱凱案的陳姓社工在案發初期,與保母口供一致,都稱凱凱是因為溢奶導致死亡。檢警相驗時,凱凱的外婆也透露,當時陳姓社工與保母還有說有笑。目前陳姓社工已坦承訪視紀錄有錯,至於是否有與保母勾結,則有待司法調查。

虐童案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直接施暴的保母罪無可赦,經手的政府機關、兒福聯盟也責無旁貸,雖然該案社工也有其該面對的司法問題,但每年3月的第3個週二是「國際社工日」,關於社工的工作文化、體制壓迫、工作高風險以及身心問題,也應受到討論,社工需要體制與社會支持,增進社會大眾對社會工作的認同,才能提升社會福利服務的品質。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避免憾事重演!居家托育訪視指引生效 「這些情況」每年訪視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