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在米開朗基羅繪製的壯麗西斯汀教堂穹頂下,查爾斯與教宗良十四世共同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普世教會祈禱儀式——這是自宗教改革以來的首次。
儀式以「關懷創造」為主題,這是查爾斯長期關注的議題,也是在位初期便重點強調環保議題的良十四世教宗所重視的主題。儀式由良十四世與英國國教會約克大主教科特瑞爾共同主持。
國王與教宗共同祈禱的畫面,象徵天主教與聖公會之間關係的深化——這也是此次旋風式訪問的核心主題。
國王與王后週四早晨首次會見了今年五月當選的新任教宗,他們前一晚抵達羅馬,為慶祝每25年舉辦一次的「聖年」。兩人抵達錢皮諾機場後,受到英國駐教廷大使等人迎接。

16世紀英國亨利八世脫離羅馬教廷 創立英國國教
此次訪問被視為修復英國君主制與教廷之間裂痕的重要時刻,這段分歧可追溯至1534年,當時亨利八世脫離羅馬教廷,創立了英國國教會。
梵蒂岡「促進基督徒合一部」官員布朗神父告訴CNN:「很難誇大這次訪問的歷史意義。」他表示,這是首次以「普世合一」為主題的英王訪問,致力於促進羅馬教廷、英國國教會與更廣泛的聖公宗之間的團結。
布朗補充說:「教宗與英國君主共同參與的宗教儀式,自宗教改革前從未再發生過。這次的獨特性在於它於宗座宮內的西斯汀教堂舉行,音樂由教宗專屬合唱團與國王的兩支合唱團共同演出。」
稍晚,查爾斯與卡蜜拉將前往聖保祿大殿(St. Paul’s Outside the Walls)參與另一場普世合一祈禱儀式。該教堂與英國王室歷史淵源深厚,內有聖保祿墓穴,歷代英王皆為其維護出資。此乃羅馬四座主要教宗聖殿之一,並有一支本篤會修士團體駐守。

良十四世已批准授予查爾斯「聖保祿皇家會士」(Royal Confrater of St. Paul’s)的榮銜,以示「款待與靈性友誼」。為紀念這份新關係,教堂特別製作了一張寶座式座椅,上刻國王徽章與拉丁文格言「Ut unum sint」(願眾人合而為一),未來將永久留於大殿,供其後繼君主使用。
教宗也將封查爾斯與卡蜜拉為庇護九世勳章的爵士與女爵。作為回禮,查爾斯決定授予教宗「溫莎堡聖喬治教堂會士」及「巴斯勳章大十字騎士」榮銜,此乃英國傳統上頒予國家元首的榮譽。
訪問最後,查爾斯將出席位於羅馬的貝達學院招待會,該神學院培訓來自英聯邦各地的神職人員。卡蜜拉則將會見六位國際修女會聯盟的修女,她們致力於全球女性賦權及女孩教育。
儘管過去歷史波折,如今梵蒂岡與英國王室的關係以溫暖與互相尊重為特徵。自1982年起,英國與教廷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
查爾斯與卡蜜拉原訂於四月初訪問梵蒂岡,但因方濟各教宗健康不佳而延後。他們當時改訪義大利的羅馬與拉文納,並於教宗辭世前兩週私下探視。
作為威爾斯親王時,查爾斯曾五次造訪梵蒂岡;其母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一生中則會見過五位教宗。
布朗說:「是的,確實存在分歧,有的還非常深。但這次訪問提醒所有人——我們之間的共通之處,其實更加重要。」
牛津大學教會史學者麥庫洛指出,雖然外界對此訪問有些誇張炒作,「但教廷給予查爾斯這樣的正式禮遇確實具有象徵意義。」他說:「這是教廷釋放善意的舉動,而善意永遠值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