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放大多少,但川普周三表示,宴會廳預計耗資達3億美元(約92億元台幣),與大型建築的預算規模相符。此前,白宮方面估計成本為2億美元。
這項工程引發了強烈抗議,也使外界質疑川普是否有法律權限拆除整個行政官邸的一部分。根據CNN報導,川普團隊內部最初對此並未完全支持,一些顧問認為工程規模過大、流程繁瑣。但當他們意識到川普不會放棄這個他已構思逾15年的念頭後,所有人便迅速表達支持。
白宮表示將向「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National Capital Planning Commission)提交宴會廳建設方案,但堅稱該委員會無權干涉是否拆除東翼的決定。
一些前委員會成員對此說法提出質疑,全美歷史保護協會也呼籲立即停止拆除東翼。不過目前看來,川普推動這項雄心勃勃、為期多年的工程幾乎沒有阻力,拆除作業已進行得如火如荼,計畫似乎難以回頭。
川普周三在橢圓形辦公室受訪時說:「為了把事情做好,我們必須拆除現有結構。」他面前的桌上擺著白宮模型,宴會廳在東迴廊旁格外顯眼。他表示,經過「與世界頂尖建築師的大量研究」,他們得出結論:「徹底拆除」東翼是必要的。
川普說:「它從來不是什麼重要的建築,只是個很小的建築。」
當天,挖掘機持續拆毀東翼——那裡原本是第一夫人辦公室、白宮書法師與部分軍事幕僚的工作地。約一半結構已被拆成灰色的水泥與鋼筋堆。相關部門人員已被移至園區其他區域。
東翼自1942年成為白宮社交活動與導覽參觀的主要入口。官員表示,其餘部分預計在本周結束前拆除完畢。

外界質疑川普是否有權自行拆除
批評聲浪雖起,但為時已晚。白宮7月發布的效果圖顯示,宴會廳將坐落於東翼原址;官方新聞稿亦明言它將取代「那棟小而被多次重建的東翼建築」。
對於外界指責他不夠透明,川普反駁說:「我不透明?我給所有願意聽的人都看過這計畫。」
然而,東翼被拆除的畫面仍引發震驚,尤其當川普幾乎在總統職權的各個層面測試自己的極限時——包括他居住與辦公的這棟建築。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工程從夏季開始加速,每周都召開進度會議。川普親自參與,與幕僚長懷爾斯(Susie Wiles)、白宮軍事辦公室、特勤局及建築團隊等共同推進。
白宮7月底宣布,麥克里建築公司(McCrery Architects)及其執行長麥克里(James McCrery)將負責設計。數日後,有人看到麥克里與川普一同登上白宮屋頂,檢視宴會廳預定地點。
幕僚曾預期會遭遇外界反對,並研究完成工程所需的法律程序。最終他們認定,白宮僅需獲得「國家首都規劃委員會」批准即可,但該委員會的權限僅限於垂直建設開始後,不涵蓋拆除階段。
川普最近任命白宮幕僚秘書夏夫(Will Scharf)為該委員會主席,並同時任命副幕僚長布萊爾(James Blair)等人入委。夏夫上月在會議上表示,委員會將在「適當時機」參與該計畫,但不會干預拆除過程。
該委員會於1924年由國會設立,共12名成員,其中3名由總統任命,其餘來自聯邦機構與華府地區代表。
前委員布萊恩特表示,他從未見過像這樣將拆除與建設審批分離的情況:「拆除本身就是工程的一部分,不應分開處理。」
華府保護聯盟執行長米勒也批評說:「最令人擔憂的是,他們在未正式提交新建計畫前就開始拆除東翼。」她指出,這等於讓公眾與審查機構完全喪失對設計與歷史保護的意見表達機會。
美國多項法律也似乎對白宮無法約束。1966年通過的《國家歷史保護法》要求公共工程須徵詢利害關係人意見,但白宮、國會與最高法院皆被排除在外。1930年的《Shipstead-Luce法案》雖要求首都區建築修改需提交審議,但其條文僅涉及「面對白宮」的建築,而非白宮本身。
對川普而言,外界的疑慮顯然無足輕重。他坐在重新鍍金的橢圓形辦公室中,舉起一疊設計圖,展示與佛州海湖莊園(Mar-a-Lago)相似的路易十四式內裝。
川普自豪地說:「你看,這和白宮完美融合。整體感非常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