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今天出席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主辦的「應對美國關稅:適應與發展」座談會,新加坡交通部代理部長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蕭振祥等人出席。
聯合早報報導,顏金勇在會上提及,近期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商談,星方澄清了美方提出的一些問題,並討論下一步措施,也就是如何確保以優惠待遇向美國出口物資。
顏金勇說,新加坡面臨的10%關稅雖看似最輕微,但企業必須理解到,新加坡原本享有的是零關稅待遇。此外,與新加坡有貿易關係的其他國家,所受關稅衝擊更大,進而影響對新加坡商品的需求。
他表示,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也讓這些國家在對美承諾採購與投資時,有可能衝擊現有合作夥伴關係,包括新加坡,因此企業應趁現在提升基礎能量與人力質量。
新加坡是亞洲重要貨貿樞紐,帶動「中間人產業」盛況的動力主要來自國際貿易流動,有些與新加坡本身無直接關聯,而是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轉運貿易活動。
在美國關稅議題持續發酵之際,新加坡政府日前成立「經濟韌性小組」,希望協助企業面對關稅對產業的衝擊。
蕭振祥指出,新加坡以穩定、明確以及良好的監管和治理吸引投資者,政府不會放棄這些原則。不過,在一個規則似乎不再那麼重要、關稅戰司空見慣的新世界,「我們必須與其他可能不願意遵守相同規則的人競爭投資,新加坡必須更聰明」。
談及與馬來西亞合作的「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及新山-新加坡捷運系統(RTS)時,蕭振祥說,雙邊合作是未來發展的必要條件,新加坡在勞動與土地成本上遠高於區域內其他經濟體,要繼續吸引投資和維持企業競爭力變得越來越困難。
顏金勇說,雖然多邊貿易體系正面臨挑戰,但新加坡仍堅定支持世界貿易組織(WTO),因為自由貿易對小型開放經濟體至關重要,「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推動WTO的轉型,讓它在未來保持有效性、穩健性」。(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