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本週同步站在買方,外資加碼519.54億元,連7週買超;投信回補71.98億元,連2週買超;僅自營商調節10.02億元,中斷連6買。合計三大法人單週買超581.5億元,為盤勢提供支撐。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關稅政策雖具震盪性,但豁免條款讓晶圓龍頭及其供應鏈股價同步走強,由AI族群領漲,推升大盤突破24000點。隨著政策明朗化,晶圓龍頭供應鏈優勢再現,尤其先進產能吃緊,CoWos相關設備與耗材廠率先受惠;配合美國《大而美法案》稅收抵免及關稅豁免優勢,特化材料、設備供應等概念股有望持續表現。同時,AI算力需求呈指數級成長,高速且高效的光通訊技術將成為資料中心與AI基礎設施升級關鍵。
廖炳焜分析,今年台灣GDP上半年在出口提前發酵下,年增率可望上修至5%以上,但下半年成長動能放緩至0.8%至1.2%。最新7月出口金額達566.8億美元,創單月新高、年增42%,連21紅,顯示AI產業資本支出仍在擴張。展望下半年,消費性電子受關稅影響復甦延後,出口成長仍將依賴AI結構性剛需。
廖炳焜認為,台股現階段本益比處於中性區間,籌碼乾淨為最大優勢,建議採「選股不選市」策略,並多元布局,包括跌深題材、長線趨勢及必要性消費等族群,如晶圓代工龍頭N2供應鏈、IC設計、邊緣運算、AI、IP、機器人與低軌衛星等。
延伸閱讀:半導體關稅100趴

特斯拉AI晶片轉彎三星、英特爾撿到槍?分析師:與台積電肯定有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