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逾半世紀刀火歷練的粵菜名廚葉志光師傅出身於香港,從澳門葡京起步,曾任職香港麗嘉酒店、文華東方酒店、新加坡多間星級餐廳,更曾多次為普丁、李光耀、李嘉誠等國際政商名流親自掌杓。擅長演繹廣東老菜,講求刀工火候與工序,作品蘊含深厚底蘊與細緻技藝,堪稱粤菜殿堂級大師。這次他與雋 GEN 中餐廳廚藝總監早哥師徒聯手策劃菜單,攜手重現香港粵菜的經典風華,從構思到落實皆親力親為,嚴選乳鴿、螃蟹、石斑、瑤柱等上乘食材,施以古法工序烹製經典佳餚,細膩呈現粵菜工夫的深厚。

粵菜名廚葉志光師傅(左)與三星主廚徒弟陳泰榮(早哥)加起來廚藝逾90年。陳揚盛攝
粵菜名廚葉志光師傅(左)與三星主廚徒弟陳泰榮(早哥)加起來廚藝逾90年。陳揚盛攝

葉志光本月起將正式成為雋的客座主廚,並推出3款全新菜單,餐會前夕,早哥更親自陪同葉師傅走訪南臺灣,深入產地精挑細選,以產地直送的珍材入饌。透過一道道重現的菜餚,不僅喚回舊日香港的味覺記憶,更延續那些幾近失傳的工藝與風味,為傳統粵菜注入新世代的詮釋與生命力。「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中餐的,絕對不能快」這是葉師傅恪守的信念。他銘記恩師李強的教誨:「料理的每一道工序與細節,都必須分毫不差,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高雄米其林一星餐廳「雋GEN」。業者提供
高雄米其林一星餐廳「雋GEN」。業者提供

開胃三品以「家鄉蓮藕餅」揭開序幕,將九孔蓮藕去皮剁碎與切丁,兼顧黏性與脆感,搭配梅花豬絞肉為底,鹹魚提鮮、香菇添香、馬蹄、芹菜末調和後夾入薄切蓮藕片中,半煎半炸至外酥內嫩,層次豐富。葉師傅與早哥說:「蓮藕餅看似平凡,但好吃的關鍵,全在比例與火候。」這道源自茶樓的手工點心,不僅是許多人記憶中的味道,更象徵團圓時刻的溫度與歸屬感,勾起的不只是味蕾,更喚起一份回家的情懷。「官燕琵琶豆腐」取形自古樂器「琵琶」,為粵菜宴席中的經典手工菜式,此次餐會中重新演繹,展現更豐富的層次與精緻工藝。以手工篩網製成的傳統板豆腐為基底,拌入瑤柱、蝦漿、香菇、冬菇與香菜梗,調味後打漿塑形。點綴的官燕,乃燕窩上品,多取自金絲燕於峭壁築成的天然巢盞,自古即為御膳珍饈。

家鄉蓮藕餅。陳揚盛攝
家鄉蓮藕餅。陳揚盛攝

古法中,燕窩經清水發透去雜後,以上湯煨煮即可使用;兩位師傅此次特別多加一道冷藏步驟,將燕窩煨煮後靜置低溫,使其結構重塑,更顯緊緻滑嫩,膠質感鮮明,入口多一分彈性與層次,出餐前再填入豆腐中蒸熟定型,外裹特製蛋白漿,酥炸至金黃酥脆。入口外酥內滑,豆腐細緻柔潤,伴隨燕窩鮮甜與膠質在口中緩緩綻放,清雅溫潤。蝦漿交織海味鮮香,香菇添醇,香菜梗與蔥花畫龍點睛。這道看似素雅的菜式,實則工序繁複、心思縝密,體現粵菜對「形、色、香、味、口」的極致美學。

官燕琵琶豆腐。業者提供
官燕琵琶豆腐。業者提供

壓軸「京醬爆鰻球」以北方經典醬香為靈感,融合港式熱炒技法。選用肥美鰻魚切花成球,炸至金黃,鎖住魚肉的油潤鮮香。醬汁以豆瓣醬、番茄醬、辣椒醬為基底,搭配蠔油、紹興酒及蔥薑蒜爆香快炒,將醬汁緊緊包裹鰻球,火候精準掌控,收汁後呈現鹹甜微辣的濃郁風味,保留醬汁醇厚層次。

京醬爆鰻球。陳揚盛攝
京醬爆鰻球。陳揚盛攝
煙燻霸皇鴿。陳揚盛攝
煙燻霸皇鴿。陳揚盛攝

本次餐會特選屏東乳鴿,化作全新演繹的「煙燻霸皇鴿」,取古人所言「一鴿頂九雞」之意,濃縮精華,以小巧之姿,呈現深厚滋味。兩位師傅憑藉多年經驗,精準掌握「豉油汁」和「玫瑰露」比例與醃製時間,先以分層刷製方式為乳鴿上色,上下交替三至四次,方能讓醬香深入肌理,使色澤均勻通透,隨後浸入約八分鐘,層層疊加風味、恰到好處控制鹹度滲透,卻不失肉質的柔嫩滑順。其後採用普洱茶與砂糖低溫慢燻至上色,煙霧輕繞,茶香與甜煙交織,為乳鴿添上豐富而細膩的層次韻味。整體工序講究火候與時間的精準拿捏,鎖住內裡的鮮嫩與多汁,最終達成皮香肉嫩、煙燻與醬香相得益彰的極致口感,令人齒頰留香。

科甲上湯燉排翅。陳揚盛攝
科甲上湯燉排翅。陳揚盛攝

「科甲上湯燉排翅」取「科甲」之意,象徵科甲及第、節節高昇、功成名就,是傳統粵宴中極具喜氣與象徵意義的菜式。不只是滋味也是祝願,是師徒手藝的傳承象徵。不僅凝聚傳統粵菜對火候與工序的極致追求,更是葉師傅此次最想重現傳承的一道代表作,是一道非常傳統的老菜,光靠食譜是難以複製的,每一步都蘊含著過往時間與經驗的份量和累積。從火候控制到食材比例,再從冬瓜處理到湯味層次,唯有曾親手掌杓者才懂其中的功夫,否則很難真正理解這道菜的珍貴所在。

冬瓜先經挑色、刨皮、雕花,再細心夾入伊比利火腿片,與整片包翅一同入盅慢燉,文火細熬,使冬瓜清甜與上湯精華互相滲透,湯色清透、香而不濁,入口溫潤甘甜。火候控制極為關鍵,唯有恰到好處,才能燉出湯的澄澈與層次。選用頂級排翅,經長時間泡發、焯水、去腥,再逐段修整,保留翅絲原型與彈性。久燉之後仍柔韌細膩,展現細火慢功的極致。上湯則以老母雞、豬骨與火腿骨文火熬煮8至12小時,層層濾淨,只留一抹清亮湯色,加入伊比利火腿後,更添淡雅脂香與鹹鮮餘韻。「以前這是飯店或婚宴壓軸的經典大菜,但現在幾乎沒人想做了,太費工了。」葉師傅說。

蟹粉大明蝦。陳揚盛攝
蟹粉大明蝦。陳揚盛攝

「蟹粉大明蝦」,以粵式海味入手,從蝦的鮮、蟹的甘、膏的香,融合港式炒功與細火收芡手藝,堆疊出一嚐入心的鮮潤鹹香。選用頂級五頭大蝦,手工剖背去腸,快速過油,保留蝦肉的嫩滑彈性,另以翠綠蜜豆快炒,為這道濃郁菜色增添爽脆清香。精華則在醬汁,打入蛋白,以太白粉水輕勾薄芡,以新鮮沙母與現蒸蟹膏爆香起鍋,注入雞高湯煨煮,成就一鍋色澤橘紅、質地細膩的蟹粉蛋白芡汁,滑不見粉、膏香四溢。大蝦入鍋與醬汁大火翻炒收味,使每一隻蝦都均勻裹上蟹膏香芡,蟹肉細絲點綴其間,蜜豆其中,紅綠交錯、層次豐富,香氣鮮明而不膩口。這道菜不僅講究食材,蟹與蝦交織的鮮味需要拿捏精準火候,蛋白芡更考驗廚師腕上功夫,才能呈現那一抹濃稠不厚、絲滑不膩的黃金質地。在粵菜中,蟹粉是富貴象徵,五頭蝦則是海味頂品。這道菜以海中雙鮮為軸,調和濃淡、貴氣而不張揚,於港式宴席之中,有著「手工菜」底氣的珍味佳餚。

包羅萬有。業者提供
包羅萬有。業者提供

香港版的佛跳牆「包羅萬有」,既豪氣又富饒盛,恰如兩位主廚聯手呈現的這道應有盡有的宴客傳統佳餚,匯聚粵菜中頂尖珍稀食材,以繁複工序層層淬煉,細膩烹調之下,展現港式功夫菜深厚底蘊。以濃縮手法凝聚眾多頂級乾貨與鮮材的精華,每一口皆是香氣鮮香的極致。包含了花膠筒、日本刺參、五頭鮑魚、山苦瓜、花菇、瑤柱甫與滷豬腳等珍品。

包羅萬有一上桌香氣四溢。陳揚盛攝
包羅萬有一上桌香氣四溢。陳揚盛攝

花膠筒需歷經一日以上清水反覆浸泡與換水,再以薑蔥水輕煮去腥,反覆工序之後,終得膠質柔韌、膠潤而彈的極致口感。白蘿蔔挖空填入瑤柱後,文火細燉,蘿蔔逐漸吸納海味與膠質,入口甘甜軟嫩、風味交融。滷豬腳的醃製與燉煮更顯火候功力,需全程控溫掌時,才能讓膠質完全釋出,成就入口即化、香醇軟糯的圓潤口感。收尾時加入珍稀刺參,再以鮑魚高湯勾芡提味,晶亮醬汁緊緊包裹每一味食材,濃而不膩,香氣層層遞進、鮮美四溢。

古法蒸龍躉石斑。陳揚盛攝
古法蒸龍躉石斑。陳揚盛攝

「古法蒸龍躉石斑」則是50年代的經典粵菜,先將石斑魚切塊,輕輕以豬油醃製,使魚肉表層帶著柔滑的光澤與入口即化的細嫩。隨後,主廚以柔軟的豬油網輕包裹著食材,底襯五花肉片帶出油脂香氣,一同在蒸籠裡接受蒸氣的溫柔洗禮,慢慢交融出細膩而豐富的滋味。當蒸氣緩緩散去,淋上秘製醬油汁,隱約帶著豬油的圓潤與甘甜,恰到好處地襯托出食材本身的鮮活與溫潤,佐以金針、紅棗、木耳、蔥絲。

杞子豬肝浸時蔬,莧菜與豬肝形成絕妙口感對比。業者提供
杞子豬肝浸時蔬,莧菜與豬肝形成絕妙口感對比。業者提供

「杞子豬肝浸時蔬」,靈感源自粵菜傳統豬肝湯,兩位主廚將經典湯品巧妙轉化為清爽時蔬搭配細嫩豬肝的呈現。嚴選新鮮豬肝,細心去膜去筋,厚切後以清水多次浸泡,徹底去除血水與雜質,確保口感細膩滑嫩且無腥味。豬肝以輕燙,火候掌控精準,既鎖住鮮嫩彈性,又吸納杞子的溫潤甘甜,醇厚與甘甜相映成趣。當季新鮮莧菜經輕汆後保持翠綠爽脆,與豬肝形成絕妙口感對比,增添清新層次。

懷舊冰花蛋球+養生八寶茶。業者提供
懷舊冰花蛋球+養生八寶茶。業者提供

「懷舊冰花蛋球」看似簡單,卻最考驗火候與手法,以新鮮雞蛋為主料,打散後調製成滑順蛋漿,再以恰到好處的油溫下鍋。蛋漿遇熱瞬間膨脹,形成一圈圈如雪花綻放般的脆邊冰花,晶瑩剔透、酥香誘人。外層薄脆,內裡仍保留滑嫩濕潤的蛋心,口感層次分明,入口蛋香四溢,細膩悠長。蛋漿中加入了少許砂糖調味,讓蛋香更顯溫潤、醇和,炸起來色澤金亮、香氣撲鼻。待冰花微展,金邊定型之際,再輕灑一層細緻糖粉,宛如輕雪覆蓋,添上甜意。咬下的一刻,糖粉瞬間沾滿唇邊,只能用舌頭慢慢舔乾淨,連微笑都帶著甜,絕對是我們小時候「食點心」最讓人期待的收尾。兩位主廚皆說:「那時候的點心不花俏,只是純粹好味。」

最後登場的「養生八寶茶」,如今連香港也難得一見,曾是古早時代有錢人桌上的珍貴蔬食,兼具養顏美容與滋養活絡的功效。嚴選竹笙、黃耳、如耳、白木耳四種菇耳類,質地清脆,富含植物性膠質;百合、蓮子、枸杞、龍眼肉則以其溫補潤養的特性,為茶湯添上層層溫和甘雅的藥香。所有食材經過精心泡發、清洗、汆燙,去除雜味,再以冰糖細火慢燉兩至三小時,熬煮出這盞澄澈金黃、入口即暖的養生佳品。整體風味不甜不膩,香氣中帶著潤澤,口感滑順且隱含細膩膠質感。在港式料理中,八寶茶或燉品常作為餐後壓軸,不僅為健康把關,更讓人於熱鬧豐盛的佳餚後沉澱身心,回味餘韻。這份心意,也成為此次餐會傳承經典的溫柔注腳。

粵菜名廚葉志光師傅(右)與三星主廚徒弟陳泰榮(早哥)加起來廚藝逾90年。陳揚盛攝
粵菜名廚葉志光師傅(右)與三星主廚徒弟陳泰榮(早哥)加起來廚藝逾90年。陳揚盛攝

有了這場餐會作為起點,迎來全新篇章,葉師傅將於接下來的時間親自坐鎮,以其逾五十年的刀火功夫與傳承技藝,持續演繹粵菜經典,並為港都注入更多中菜文化的深厚底蘊。從8月開始,雋 GEN 中餐廳亦將推出三套全新菜單:「雋溯」、「雋承」、「雋境」。「雋.溯」是味覺的起源。回望主廚童年時代的粵菜經驗,可能是在家中圍爐,或是偶然嚐到的長輩手藝。這些時刻未必隆重,卻能拼湊出專屬粵菜的味覺地圖。每一口在記憶深處埋下的線索,都形塑了主廚的料理根基。「雋溯」重現了那段尚未懂得講究,卻已知曉「美味」的年少時光。

高雄米其林一星餐廳「雋GEN」板前座位區。業者提供
高雄米其林一星餐廳「雋GEN」板前座位區。業者提供

「雋.習」是投身職人道路後的歷練軌跡。在這段旅程中,兩位主廚從傳統酒樓到頂級餐廳,服務過不同領域的貴賓,甚至是政商領袖。每一次在火爐前的執著,與上菜的細節要求,不只是技術上的磨練,更是對品味的雕琢,一道料理的起承轉合,都在不斷試煉中,學會了「講究」。「雋習」經過淬鍊後對風味的分寸感,奠定了細膩卻堅定的品味。

高雄米其林一星餐廳「雋GEN」包廂。業者提供
高雄米其林一星餐廳「雋GEN」包廂。業者提供

「雋.境」是一場登峰後再出發的旅程。總監陳泰榮摘下了米其林三星,但並未停下腳步,反而走得更遠。他以獨立主廚的身分走訪世界、與名廚交流,體會不一樣的異國文化。歷練後的視野,讓他得以重新思考粵菜的料理精神。「雋.境」的創作動力不在於改變傳統,而是以此為養分,發展粵菜與時代潮流交會下的更多可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倉久和13週年慶 限定住房專案、餐飲優惠、週年慶蛋糕同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