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貸利率因打房異常攀升? 彭金隆:國銀壞帳準備約10倍安全防線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歷次升息帶動貸款利率調整,去年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至今,近年購屋房貸利率異常上升恐導致市場亂象,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金管會對本國銀行房貸幾乎「每周監控」,即時掌握風險與資金流動狀況,目前房貸市場仍屬穩健,國銀針對不動產放款普遍提列1.5%壞帳準備,依現階段風險表現換算,實際已有約10倍安全防線。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歷次升息帶動貸款利率調整,去年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至今,近年購屋房貸利率異常上升恐導致市場亂象,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金管會對本國銀行房貸幾乎「每周監控」,即時掌握風險與資金流動狀況,目前房貸市場仍屬穩健,國銀針對不動產放款普遍提列1.5%壞帳準備,依現階段風險表現換算,實際已有約10倍安全防線。
【地產中心/綜合報導】央行第4季理監事會後決議政策利率不變,也不加重選擇性信用管制,這個決策能為目前清冷的房市,帶來喘息空間嗎?根據房屋搜尋平台樂屋網統計線上看屋狀況,今年央行公告2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線上看屋數一次比一次萎縮,六都普遍下滑22%至25%,評估未來房市降溫狀況將持續延續。
【地產中心/綜合報導】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下,銀行房貸緊縮恐衝擊購屋者交屋,明年交屋量大的重劃區要特別留意;房仲業者統計新北市11處熱門重劃區,推估2025年的預售屋交屋量將近6000戶。其中,板橋江翠北重劃區和新店央北重劃區,推估2025年都將有超過800戶預售交屋量。在銀行持續緊縮房貸下,恐對兩區域的預售市場造成較大衝擊。
【地產中心/綜合報導】第七波打房政策前,市場狀況就呈現房貸市場緊縮、多家銀行接近滿水位、申請房貸需排隊,呈現「貸不到」狀態;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即使央行調整政策,但打炒房、降溫貸款立場不變,專家建議,第七波信用管制開始後,現在買房自備款要從兩成提高到兩成半至三成,以應對銀行更保守的估價。
【記者張瑞傑/台北報導】受到第七波信用管制與銀行房貸緊縮影響,全台房市急凍,儘管央行已排除繼承換屋管制、並推出換屋族先買後賣1年簽結,不過銀行鑑價仍趨保守,讓貸款成數難以達到實際交易價格的八成,恐衝擊明年將交屋的預售屋購屋族,據業者統計,2025年全台將有10萬件預售交屋將受影響,預計將有大批購屋族面臨交屋的違約風險。
【地產中心/綜合報導】自央行919掀起第七波限貸風暴以來,房市多空論述膠著,現階段要售屋者與購屋者心態一樣忐忑不安,尤其售屋者,深怕房市若下跌時將會不易出脫。房市趨勢專家 李同榮特別提出售屋教戰三不策略,就是「不必懷疑 空頭將確立」、「不能錯過 售屋甜密點」、「不能不捨得 折價損失」。要掌握最佳時機,才能先跑先贏。
【記者張瑞傑/台北報導】央行為修正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錯殺繼承、換屋族權益疑慮,今日宣布信用管制協處措施,包括繼承取得房屋、換屋簽切結於1年內出售原有房產、購置成屋與預售屋已簽訂合約者都排除在管制行列外,且對於9/19前已購屋簽約的案件,提出「日出條款」不溯及既往,避免買賣糾紛產生。對此市場專家分析,此舉措施對於換屋族而言仍然不夠友善,顯見央行仍然認為「換屋即破口」的心態不變。
【記者張瑞傑/台北報導】919金龍風暴掀起市場一陣恐慌,所有專家箭指央行第七波限貸為房市由多轉空的殺手。房市專家李同榮則認為沒有央行七限貸,房市依然走空,主要原因包括技術面量先價行,房價推到天花板、末升甩尾已到盡頭,以及經濟基本面趨緩轉弱三大理由。
【記者張瑞傑/台北報導】針對此次央行打炒房,房仲全聯合會於9月27日進行網路民調,截至9月30日止,總計回收有效問卷1571份,根據民調結果,民眾最期望的配套措施為排除先買後賣的換屋者,並將切結售屋時間延長至2年,此外有52%民眾認為,這波打炒房能夠達到政府所預期的抑制房價效果,但仍有30%左右的民眾持觀望態度。
【記者張瑞傑/台北報導】第七波信用管制突襲式上路,令全國房仲業乃至不動產業者措手不及,被迫站上房市海嘯第一排。房仲全國聯合會指出,央行推出該措施過於倉促,缺乏完整配套,房仲業恐將面臨 「沒有成交量,只有糾紛量」的困境,房仲全國聯合會提出穩定房市9大訴求,期望政府能聽見產業心聲,以共同維護消費 者權益為目標,讓房市更穩健、軟著陸,也使房價更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