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一鈞升任疾管署長!陳亮妤接掌健保署
...立更好的防疫信任。羅一鈞也特別指出,他是第一位由「防疫醫師制度」起步的署長,象徵制度培養人才的成果。...
...立更好的防疫信任。羅一鈞也特別指出,他是第一位由「防疫醫師制度」起步的署長,象徵制度培養人才的成果。...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9/2)公布國內新增5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全都來自南部,患者年齡落在30多歲到60多歲之間,大多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這些患者在8月上旬到下旬陸續發病,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目前5人都還在住院治療,與他們同住的家人暫時沒有出現疑似症狀。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再傳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新增1例病例,患者為40多歲外籍男性,長期居住在台灣,今年7月起到西非象牙海岸與塞內加爾旅行,期間並未服用預防瘧疾藥物。男子於8月14日返台當天出現發燒、肌肉痛、頭痛等症狀,後續就醫並經檢驗確診感染「惡性瘧」。疾管署提醒,這是今年第16例境外移入瘧疾,創下近19年同期新高,民眾赴疫區務必提高警覺。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颱風雖已過境,但傳染病威脅仍在。疾管署今(26)日公布,上週(8/19-8/25)國內新增9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人不幸死亡。確診者年齡介於40多歲到90多歲,多數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病等慢性病史。這些病例中,有人長期使用地下水,另有4人有污水或污泥接觸史。目前還有8名患者住院治療,其中4人病情嚴重住進加護病房。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中國廣東的屈公病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今(5)日宣布,將該地區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一級「注意」升為第二級「警示」,提醒計劃前往廣東的民眾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全球屈公病病例在今年已累計超過25萬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是美洲,包括巴西、玻利維亞與阿根廷,亞洲地區則以印度與中國廣東省為主。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4例M痘病例,患者都是30多歲男性,且都沒有接種疫苗,其中3例是本土病例、1例來自中國的境外移入。這些患者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與膿疱後才就醫確診。疾管署提醒,M痘持續在社區流行,雖是散發個案,仍不容忽視,尤其夏季活動旺季,更要提高警覺。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7月1日)公布,國內6月新增17例本土百日咳病例,包含1起從家庭延伸到校園的群聚事件及3起家庭群聚。其中,校園群聚源頭是一名北部青少年,5月底開始出現咳嗽、流鼻水,因病情持續就醫後確診,衛生單位匡列145名密切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或預防性投藥,目前群聚已累計9例,健康監測持續到7月10日。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出國玩要當心!疾管署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一名30多歲台籍男子和一名外籍女子,兩人近期都曾到印尼旅遊,返國入境時出現發燒等不適症狀,經機場檢疫攔檢後確診。衛生單位已針對他們的住處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並清除孳生源。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17)日公布最新疫情,指出上週(6/8~6/14)全台就醫人次約6.7萬人,雖然比前一週少了6.2%,代表疫情過了高峰,但死亡數卻不減反增。上週新增144例重症與38例死亡,創下2025年單週最多死亡紀錄。其中竟有一位20多歲的年輕男性,不幸病逝,成為今年最年輕的新冠死亡病例。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3起境外移入瘧疾病例,都是40至50多歲的台灣男性。他們4月底至5月下旬分別去了西非貝南和東非肯亞,6月初出現發燒、頭痛、無力等症狀,經診斷全是惡性瘧重症。3人都還在住院,其中1人更因意識不清住進加護病房,還得洗腎急救。
疾管署目前編制約20位防疫醫師,每年平均新招募2到3人,屬於公務員、事務官,工作主要在公共衛生,不需...
...FE3F904C624383C441622B) 防疫醫師李宗翰說,這名本國籍1個月大的男嬰並未送托...
林詠青在2012年進入疾病管制署擔任防疫醫師,原本是家醫科住院醫師,卻沒有繼續在臨床看診,反而前往美...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還沒結束!疾管署今(3)日公布最新資料,上週新增132例新冠重症、15人死亡,是今年以來最嚴重的一週。其中一例重症為僅5個月大的女嬰,讓醫界大為震驚。這名住在中部的嬰兒本身健康、打了常規疫苗,卻還沒到能打新冠疫苗的年紀。她在5月底出現發燒、咳嗽與流鼻水,家人發現她活力與食欲變差,立刻帶她看診,但藥物沒見效,隔天到急診時已出現肺部浸潤,快篩確診後直接住進加護病房。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新冠病毒恐再起?中部一名40多歲女子,曾在2021年、2022年接種新冠疫苗,不過在今年3月上旬,她開始出現咳嗽症狀,本以為是普通感冒,未料病情急轉直下,短短幾天內突然在家中昏迷,家人驚覺異狀,發現她心跳停止,緊急將她送醫急救。經檢測確診感染新冠,並併發嚴重心肌炎、肺炎及呼吸衰竭,至今仍在加護病房搶救中。疾管署呼籲未施打疫苗的高風險族群盡快施打新冠疫苗。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疾管署今(25日)公布上週(2月16日至2月22日)新增23例流感死亡病例,其中年紀最小的是一名1歲多的女嬰。該女嬰沒有先天疾病,也已接種本季流感疫苗,但感染A型H1N1後,短短4天內病情急速惡化。起初她發燒、咳嗽、流鼻水,2天後就醫確診流感,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但隔天突發42度高燒、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緊急送醫時肺部已嚴重受損,還出現持續痙攣、低血氧、低血壓,最終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住院4天後不幸去世。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這名女童沒有先天疾病,也沒有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她確診後短短4天內發展成急性...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疾管署今(11)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為北部一名10多歲男性。該名患者1月27日開始發燒、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住院後檢驗確診為傷寒桿菌感染。調查顯示,他近期無國外旅遊史,但潛伏期間曾與6名家人至北部漁港用餐,疑似因食用受污染的海鮮而感染。其中2名家人也曾短暫腹瀉,目前已康復;其餘4名家人及27名同班同學則無類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展開防疫措施,並採檢同住家人進一步檢驗。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今(11)日公布上周新增28例流感死亡,其中最年幼的是南部一名未滿10歲的國小男童。該男童1月中旬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隔天高燒超過40度,意識不清、呼吸困難,緊急送醫後確診A型流感,並併發敗血性休克及壞死性腦病變,雖然住院治療,但病情惡化,最終因多重器官衰竭於一周後不幸離世,是本流感季最年幼的死亡病例。
...,國內流感疫情已脫離高原期,但是併發重症個案仍多,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1個特殊個案,是一名南部8歲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