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中有2人是朋友,一起到肯亞自助旅行,旅途中沒吃預防藥,返國後6月初出現身體不適,一開始沒就醫,拖到中旬因嗜睡、發燒等症狀被送醫,才發現是瘧疾。兩人血小板偏低、肝功能異常,其中40多歲男住進加護病房,後來轉入普通病房,50多歲男則仍在一般病房治療。這起事件也成為近6年來首度境外瘧疾群聚感染。
另1人是40多歲北部男子,4月到5月去貝南出差,雖然買了瘧疾預防藥,但不確定有沒有吃。回台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畏寒等症狀,跑了兩次診所只拿退燒藥,沒改善。6月中又發高燒去急診,醫生建議住院卻被拒。幾天後再度發燒、腹瀉、嘔吐入院,診斷為瘧疾,因為病況嚴重,目前已昏迷插管、洗腎,還沒脫離險境。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今夏缺電3大未爆彈!燃氣供電減半恐無氣可用 再生能源呈「鴨子曲線」
根據疾管署資料,截至6月16日今年已累計11起境外移入瘧疾病例,是近19年來同期最多。感染者年齡從20多歲到60多歲都有,感染國家主要是非洲,包括肯亞3例、貝南、坦尚尼亞等,也有來自亞洲印度、韓國等地。其中10人感染的是最嚴重的惡性瘧,只有1人是間日瘧。瘧疾主要經由蚊子叮咬傳染,非洲是全球高風險地區。
暑假旅遊旺季即將到來,疾管署提醒,準備前往非洲等瘧疾流行地區的人,一定要提早4至6週就醫諮詢,評估是否接種疫苗並領取預防藥。出發後要穿淺色長袖、用防蚊液、住有蚊帳的房間。藥物也要按照醫囑全程服用。返國若出現發燒、頭痛、疲倦等症狀,務必告知旅遊史,儘早就醫診斷治療,避免延誤成為重症甚至喪命。


明全台3地高溫36度以上 下週雙系統夾擊天氣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