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48 項結果


傳美國將施壓荷蘭 限制ASML對中國服務

傳美國將施壓荷蘭 限制ASML對中國服務

2名知情人士指出,美國正依賴盟友來阻礙中國科技業,拜登政府計劃下週施壓荷蘭,要求荷蘭阻止其半導體設備龍頭艾司摩爾(ASML)對中國的部分設備提供服務。

宏正遭爆出貨給伊朗 公司:產品非軍事用途 已停止業務往來

宏正遭爆出貨給伊朗 公司:產品非軍事用途 已停止業務往來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外媒報導,宏正自動化設備與伊朗德黑蘭Raymond Computers的業務往來可能違反國際規定,宏正今發出聲明澄清,經查證,公司產品為一般商業用途,非提供軍事武器使用,並強調恪遵有關出口管制相關法律及規範,已主動停止與伊朗的業務往來、進行調查中。

美智庫:中國投資海外港口 物流影響不容忽視

美智庫:中國投資海外港口 物流影響不容忽視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近年大舉投資海外港口,兼具商業與軍事考量。比起建設海軍基地,中方握有連結緊密的港口股權,等同掌握全球物流命脈,更不容忽視。

北約峰會指責中國脅迫性政策、挺俄及核武不透明

北約峰會指責中國脅迫性政策、挺俄及核武不透明

繼去年北約高峰會首度將中國定位為「體制性挑戰」,今年峰會公報再次多處提及中國,指其透過廣泛的政經軍手段在全球擴張足跡、投射力量,且快速擴充核武、政策不透明,加上深化與俄關係,挑戰北約安全與價值。

中國籲降低科技出口管制 美商務部長斷然拒絕

中國籲降低科技出口管制 美商務部長斷然拒絕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周二(8/29)表示,中國領導人籲請美國降低對可能有軍事用途科技的出口管制,她斷然拒絕,但是兩國政府同意讓雙方專家會晤,討論保護貿易機密爭執。

吳釗燮義媒發聲:將台灣納入聯合國架構

吳釗燮義媒發聲:將台灣納入聯合國架構

聯合國大會常會將於9月5日開議,義媒「蟻報」今天刊登外交部長吳釗燮投書,他向國際呼籲「將台灣納入聯合國架構」,並表示團結起來,台灣就會更加強大,現在是將台灣納入這一基本原則的時候了。

AIT擴建引內湖里民反彈 孫曉雅:我們想當好鄰居

AIT擴建引內湖里民反彈 孫曉雅:我們想當好鄰居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2018年遷館至台北內湖,新館占地6.5公頃,時隔5年餘,AIT考慮再擴建,承租現址旁的學校用地,引起部分里民反彈,直呼「先建交再說」、「不能平白無故把內湖用地交給外國人」。AIT處長孫曉雅今表示,我們想當好鄰居,AIT的所有同仁也是內湖的一份子,目前沒有確切的擴建計畫,希望可以透過既有機制、正常管道來討論。

軍醫局預醫所研發「生物戰劑」? 國防部駁:研發偵檢試劑

軍醫局預醫所研發「生物戰劑」? 國防部駁:研發偵檢試劑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有媒體報導,美國要求台灣國防部的預防醫學研究所,投資建設新型「P4實驗室」,秘密建立研發病毒能力、開發生物戰劑。國防部今天回應,相關報導並非事實,預防醫學研究所之任務,以執行傳染性疾病之病原偵檢、防護及治療為主。

打臉北京!中國文件顯示對氣球軍用深感興趣

打臉北京!中國文件顯示對氣球軍用深感興趣

【國際中心】華府指控中國偵察氣球侵入美國領空,引發中美兩國爭執,北京聲稱這顆氣球屬民用性質,但數十份中國文件顯示,中國對高空氣球科技的軍事用途深感興趣。

AIT申請內湖擴建惹議 游淑慧:不該當土霸主圈地為王

AIT申請內湖擴建惹議 游淑慧:不該當土霸主圈地為王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AIT辦公場域在內湖擴建一事,引發了社會上的討論和不滿。有指出原址本應蓋社宅,但被AIT反對,並有學者認為這是為撤僑所做的準備。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表示,希望AIT能成為內湖的好鄰居,而非土霸主圈地為王。她希望AIT能承諾未來周圍設施可開放、共同使用,以提高居民的接受度。此外,她也提到了擴建設施只做停車場和員工休閒設施的問題,認為這對內湖居民的權益不公平。游淑慧強調,外交固然重要,但也應考慮在地居民的安全和權益。她期待外交部能更了解當地狀況,並為國民著想。

歐盟峰會將發表宣言 料將提及關切台海局勢

歐盟峰會將發表宣言 料將提及關切台海局勢

歐洲聯盟高峰會正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各國領袖天預料將在今天發表宣言,內容承諾減少歐盟對中國依賴,討論如何與中國在氣候變遷等領域合作,同時對中國「去風險化」兩者間取得平衡;也將對台海緊張情勢升高表達關切。

美國防部100%認證!中國軍用間諜氣球4度飛越美國 陸基洲際飛彈發射器超越美軍

美國防部100%認證!中國軍用間諜氣球4度飛越美國 陸基洲際飛彈發射器超越美軍

【國際中心】美軍在上周擊落中國間諜球,對於中國堅持氣球是出於民用用途的說法,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Pat Ryder)明白表示,保證絕非民用,「我們100%確定」。他表示,就美方的了解與觀察,這是偵察氣球,具有情報收集能力。而且,過去也有4次類似事件,其中3次發生在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拜登(Joe Biden)繼任美國總統初期也曾發生一次。

美國施壓台灣秘密研發「生物戰劑」? 總統府、外交部怒駁:捏造不實

美國施壓台灣秘密研發「生物戰劑」? 總統府、外交部怒駁:捏造不實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美國要求台灣國防部的預防醫學研究所,投資建設新型「P4實驗室」,秘密建立研發病毒能力、開發生物戰劑;昨天國防部才澄清並非事實,卻再度傳出總統府、國安會指示研發生物戰劑,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今天駁斥,我國從來不會也。沒有任何研製生物戰劑的計畫,報導中所謂「美方施壓」,以及總統府、國安會的「指示」等,全屬捏造不實。外交部也澄清該消息不實,並表示特定媒體一再違背新聞道德良知,外交部對此至表痛心疾首。

經部擴大出口兩俄管制範圍 新增肉毒桿菌毒素等52項貨品

經部擴大出口兩俄管制範圍 新增肉毒桿菌毒素等52項貨品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美制裁俄軍事供應鏈,台灣的銳元科技2022年11月也遭列入制裁名單。為防止我國高科技貨品出口作為軍事用途,經濟部今修正相關規定,擴大限制輸往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出口管制範圍,新增第0、1、2類共52項貨品納入出口管制範圍,包括核能物質(及雜項)、電擊手銬腰帶、拷問工具、肉毒桿菌毒素、肥料與混合肥料、304及316不銹鋼板等。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