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中國外交部一再形容,這顆飄至美國上空的氣球是「民用科研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但中國軍事研究員在最近公開發表的多篇論文中主張,應進一步發展這種飛行器並在特定任務中部署。

據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研究「特殊飛行器」機構的研究員去年4月曾發表論文,指出氣球的軍事用途之一是測試敵方空防。

上述研究員寫道:「(氣球可以)誘使敵方啟動防空系統,為實施電子偵察,評估防空系統預警偵測和作戰反應能力提供條件。」

這篇論文及其他解放軍所掌控刊物的若干文章也顯示,中國軍事機構很有興趣研究美國及其他國家過去如何在軍事層面使用氣球,而且中國軍方明顯有意在此領域縮短差距。

儘管美國官員指稱,中國有更慎重及精密的方式可收集敵方情報,例如透過間諜衛星網路,但上述解放軍機構論文提及,使用氣球成本低是中國應進一步部署它們的原因之一。

該論文主張,「針對陸基防空系統對空中部隊的威脅日益增大,需要利用廉價氣球製造主動和被動干擾,以有效壓制敵方防空預警系統,掩護空中部隊完成其任務。」

上述解放軍論文刊載於《艦船電子對抗》期刊,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刊物,發表的文章主題包括訊號干擾和電子戰。

這篇論文指出:「為縮短我國在空飄氣球方面與外國的差距,並避免中國受到此類武器攻擊,我們應積極展開…對於相關作戰議題的研究,以強化我軍進攻作戰能力。」

一些地區安全分析人士稱,氣球還可以收集對中國飛彈計畫有用的高層大氣資料,或用於高分辨率攝影,以補齊透過衛星獲得的情報材料。

中國國防部未對路透社的置評要求立即作出回應。(綜合中央社、外電報導)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中貿易戰高關稅引發轉單效應 宇隆台中港新廠今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