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11 項結果


幕後|賴清德、蕭美琴全台車掃 黨部成直播間「線上實況放送」

幕後|賴清德、蕭美琴全台車掃 黨部成直播間「線上實況放送」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大選倒數5天,正式進入選前黃金周,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今天(8日)啟動全台大車掃,分別從屏東、新北市出發,最後將會合舉行新北、台南的「雙選前之夜」。不過超掃拼陸戰,民進黨中央黨部也同步進行「空戰」,直接在會議室架起專業直播設備,實況賴、蕭行程,將全台各地對台灣隊的熱情支持,放送給所有線上的支持者。

任容萱甜美容顏的護花使者 美國音波初體驗 4步驟變美更安心

任容萱甜美容顏的護花使者 美國音波初體驗 4步驟變美更安心

【任羿馨/綜合報導】「美國音波Ulthera®」已來台十年,是最早進入台灣市場的音波療程,2023年由原廠Merz Aesthetics®莫氏醫學美容集團重掌代理權,更能替消費者嚴格把關治療流程,施作時以原廠機器,搭配原廠探頭使用,才能達到美國音波Ulthera®訴求的精準療效,更推出4大認證步驟,讓消費者輕鬆辨識原廠正貨。今(6)品牌大使任容萱出席「美國音波Ulthera®原廠防偽認證系統啟動記者會」,首次音波初體驗,就獻給美國音波Ulthera®,任容萱表示:「我以前沒有嘗試過音波,因為害怕遇到黑心貨山寨,但是聽到美國音波Ulthera®有原廠保障,還可以請醫生提供證明,提供更安心的醫美療程,才放心把我的第一次交給美國音波!」。

賴清德拋學費補助 柯文哲酸政策買票!賴辦:柯醫師從小有資源無法同感

賴清德拋學費補助 柯文哲酸政策買票!賴辦:柯醫師從小有資源無法同感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副總統、民進黨總統擬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提出「私立大專生學費補助一年2.5萬」的建議,並立刻獲得行政院、教育部響應;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天批評「為選舉動用國家資源政策買票」。對此,賴清德競辦發言人陳世凱表示,賴清德靠著半工半讀、頂著經濟壓力求學才能成為「賴醫師」,「不像柯醫師般,從小開始就有良好的資源,可以沒有後顧之憂,也因此才無法同感多數家長需要為孩子的學費而煩惱」。

棄醫從政先做「二選一」 賴清德批藍營國家認同「精神分裂」

棄醫從政先做「二選一」 賴清德批藍營國家認同「精神分裂」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今出席台灣腎臟醫學會春季學術演講會,以「斜槓」為題,分享自己棄醫從政的過程,提到過去站在行醫、從政的分歧點時,成大醫院主任黃建鐘曾經讓他「殘酷二選一」,從政就不要回來執業,也必須有醫師的樣子,不能參加抗爭,但後來也一路支持他在從政路上跌跌撞撞,而他未來也希望跟醫界共同努力,打造健康台灣。

拜登罹患「沉默寡言」皮膚癌!痣多=高風險? 醫提點「6大警訊」 

拜登罹患「沉默寡言」皮膚癌!痣多=高風險? 醫提點「6大警訊」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白宮今證實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確診「基底細胞癌」,並於2月16日移除病灶,後續將持續追蹤後續情況;醫師表示,此癌症屬於皮膚癌的一種,比較不容易轉移,一開始的症狀通常是皮膚上有小黑點,可直接透過手術切除,不過仍須追蹤,降低復發風險。

AI也能預測患者病情? 台大醫院13套模組打造「科技助手」

AI也能預測患者病情? 台大醫院13套模組打造「科技助手」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Chat GPT可以陪聊天,急診室的人工智慧也可以幫醫師做決策,台大醫院開發13個AI模組、分析125萬筆資料,打造急診醫師的「科技助手」,可針對停留時間、急診轉住院、急診部死亡、離部後3天內返診機率進行預測,幫助醫師迅速判斷最佳處置方式、也提高整體醫療品質。

半數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拒開刀!7旬翁半年換雙膝 「這隻手」讓結果大不同

半數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拒開刀!7旬翁半年換雙膝 「這隻手」讓結果大不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74歲蔡先生近年膝蓋經常疼痛、走起路來關節像「落鏈」,後期爬樓梯比登天還難,今年3月換右膝,術後關節仍卡卡,「好像不是自己的膝蓋」,半年才恢復正常狀態,且10月又輪到換左膝,自費11.5萬元選擇智能機器手臂輔助,大幅降低疼痛感,術後不到2個月就行走自如。

3D列印骨板修復顏面! 手術時間縮短3成

3D列印骨板修復顏面! 手術時間縮短3成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車禍劫後餘生,除了肉眼可見的手、腳部骨折,還可能出現「顏面骨折」,造成左右臉不對稱、眼部凹陷的情況,長庚醫院與亞洲大學共同開發,結合3D列印技術客製顏面金屬骨板,可達成更為精確的重建效果,手術時間也縮短30%。

台大+國泰強強聯手!大腸鏡即時AI揪瘜肉 0.5公分以下也不會漏

台大+國泰強強聯手!大腸鏡即時AI揪瘜肉 0.5公分以下也不會漏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腸癌連續14年位居我國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雖然每年約40萬人做大腸鏡檢查,卻可能因瘜肉小於5公釐、呈扁平或凹陷狀而不易判讀,國內首項「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近日獲得食藥署醫材許可,可望提高14%至30%腺瘤偵測率,降低死亡率。

loading